敕书楼记 北宋 · 范仲熊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
史称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使县令每若此,则家给人足,可以坐致,天下不足治也。盖亲民之官,惟令为最,州则总县之治而听之。故令得其人,则民之利害休戚无不厌所欲者;苟不得其人,虽有贤刺史,不能周知,则上之膏泽有遏而不宣者矣。东汉以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虽肺腑之亲不私授。后世美之,非谓其得治民之本与?元丰四年,泰兴县建敕书楼于县令厅前,所以载君上之命,使来者奉以周旋,不敢失坠也。岁月既久,榱桷蠹毁,赤白漶漫,旁风上雨,渐不可支。宣和六年,县令蒋结惧其倾圮也,命工易而新之,高大不踰其旧,而杰然屹立,轮奂之美,加于往时。宣和七年正月初二日,厥工告成,使人来请记。仲熊谓之曰:有人于此,取汝直,不汝力,汝必怒之。吏而禄于国,何以异此?况县令之权震于百里,呼吸之閒,迅于风霆,其可不慎哉!惟诚足以感民,惟廉足以使民,惟不忍之政足以得民。使临民之时,峻法掊克,忍为蠹毒,则何以上副人主之意而当国家大烹之养乎?今子欲来者知奉张诏条,以利一邑,而乃葺是楼焉,可谓有志于爱民矣。且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为不善于幽閒之中者,其能逭于诛乎!子及同寮既知戒矣,后之人继而为政,览观斯文而味其言,其亦将知所惧也夫。宣和七年二月十三日记。
按:光绪《泰兴县志》卷九,光绪十二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