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战国策绍兴十六年八月十五日 宋 · 姚宏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九、《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三七○、光绪《诸暨县志》卷五二、民国《嵊县志》卷二七
右《战国策》,《隋·经籍志》:三十四卷刘向录;
高诱注,止二十一卷
汉京兆尹延笃一卷
《唐·艺文志》,刘向所录已阙二卷高诱注乃增十一卷延叔坚之论尚存
今世所传三十三卷
崇文总目》,高诱八篇
十篇第一第五阙。
八卷后三十二、三十三,通有十篇
武安君事,在中山卷末不知所谓
叔坚之论,今他书时见一二。
旧本有未经曾南丰定者舛误不可读。
南丰所校,乃今所行。
都下建阳刻本,皆祖南丰,互有失得
余顷于会稽孙元忠所校于其族子悫,殊为疏略
后再扣之,复出一本,有元忠跋,并标出钱、刘诸公手校字,比前本虽加详,然不能无疑焉。
用「地」、「𢘑」字,皆武后字,恐唐人传写相承如此
诸公校书改用此字,殊所不解。
窦苹作《唐史释音》,释武后字,内「地」字云:「古字,见《战国策」》。
不知何所云然
然「地」乃古「地」字。
又「地」字,见《亢仓子》、《鹖冠子》,或有自来
至于「𢘑」字,亦岂出于古欤?
幽州僧行均切韵训诂》,以此二字古文,岂别有所见耶?
孙旧云五百五十签,数字过之,然间有谬误,似非元书也。
括苍所刊,因旧无甚增损
余萃诸本,校定次之,总四百八十馀条
太史公所采,九十馀条,其事异者,止五、六条。
太史公用字,每篇间有异者,或见于他书,可以是正,悉注于旁。
辨「灓水」之为「渍水」,「案」字之为语助,与夫不校人,并题续注者,皆余所益也。
正文遗逸,如司马贞引「马犯谓周君」、徐广引「韩兵入西周」、李善引「吕不韦言周三十七王」、欧阳询引「苏秦元戎以铁为矢」、《史记正义》「竭石九门,本有宫室居」、《春秋后语》「武灵王大陵处女鼓瑟」之类,略可见如此今本所无也。
至如张仪惠王」乃「韩非初见秦」,「厉怜王」引诗乃韩婴外传》,后人不可得而质矣。
先秦古书见于世者无几
而余居穷乡,无书可检阅访《春秋后语》,数年方得之然不无补
尚觊博采老得定本,无刘公之遗恨
绍兴丙寅中秋,剡川姚宏声父题。
按:《战国策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标点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