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万言书劄子建炎三年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六一、《斐然集》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六
臣窃考古人君巡狩,本以省方观民黜陟诸侯,而考制度,故舜以五载为节,周以十二岁为节,盖有常制
不然,则诘戒戎兵征讨不庭,如高宗伐鬼方成王淮夷宣王猃狁无非事者。
先王举动,惟此二端,固不为苟也。
秦汉以来,如始皇孝武乃好用兵外夷,间以豫游驰骋八荒国家病矣,亦未有敌人迫逐逃避奔溃,而无所定止者也。
唐明皇安禄山所叛,首以万乘之君弃宗庙社稷出奔,如古失国诸侯寓公,为笑万世
其后嗣,习为故常代宗德宗一再出狩不以为耻
然犹所据得形势之利,又有谋臣猛将为之宣力捍患,虽能克复不至灭亡,而其剉志忍辱,亦不少矣,岂古所谓巡狩之意哉!
本朝受命太祖太宗躬擐甲胄以定大业无有宁岁,卒平四方,奠宅中土,则与古戒兵戎,征不庭伐鬼方淮夷猃狁之事,可无愧矣。
至真宗亲澶州戡定北狄,功尤俊伟
自是以后坐致太平
思欲告功神明昭示得意,遂祀汾阴封太山,则与古省方观民黜陟诸侯,而考制度之意,虽未尽善,亦庶几焉。
夫此二端岂不费国劳民,而国以益安,民无怨咨者?
其所举,凡欲为民非苦之也。
圣圣相继至上皇凡五朝,非以郊祀籍田未尝警跸城外军民之情,四方观听,皆以为固当如此
历百馀年,生长老死京师为安尔。
靖康之失,既往难悔。
陛下嗣位,则正商高宗周宣王所遇之时,而遽循唐明皇代、德奔走之迹,遂不力兴复抗志有为
公卿大臣反以省方巡幸美名文饰之,自南都维扬,自维扬钱塘,自钱塘建康,自建康平江三年之间,国益危,势益蹙,敌益横,人益恐。
回视过日但有不如
平江素无江山险固之强,惟以陂泽沮洳百里自保譬犹蹄涔坎井,岂足以盘礡神龙
一失波涛,虽蝼蚁犹能困之,若又远驾,纵能缓于追侵,而众怨必生,定有肘腋之变,不待蓍龟所告,理之必然者也。
播越隐遁天下之人皆可,惟陛下不可
臣自扈从以来日夜忧惧,欲奋然陈论,慕断鞅所为
窃恐宸心积久多畏在朝议论决不佥谐,虚浼听闻无补于事
泯默度日,又念备数近侍存亡休戚分义所同,反覆思之,不能自已,辄以愚鄙之见条成一书,纲举七策,别为二十事,论巡幸之失,画拨乱之计,冒昧尘献。
其间切要辄用黄纸贴出,以备省览
至于因议大体,而泛及他事者,难以槩举,则亦用纸表见之。
敢自无不中者,然今日大谋恐须如此,乃能振起伏望陛下恳恻忧思特赐详阅
如可施行,即乞降三省密院参酌去取,断为国论,即日改图
如或不然,则臣所见亡奇,止于如是,虽备任用,何能有补,愿从废黜,实所甘心
至于狂戆之言,触犯颜色私自揣度,理难宽贷陛下鸿慈天覆,必能恕之。
震慄虽深,恃以无恐。
所有书谨进呈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