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致中丙辰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二、《斐然集》卷一七
致中兄:一别二十年,世路艰虞好音不嗣
每闻博学谋道德问日休,虽相望闽湘千里之外,犹足少慰。
比日毒暑不审起居能好安否
缄书累幅为贶。
意虽勤,而谓某有以取誉与谤于世,此则不敢当也。
学业未成,早被任使,不闻善状,为家国之光,方远罪不给,何誉之有?
毋乃以告者过而左右又过听乎?
至曰恩义未加厚于托体同生,则某所未闻也。
某自婴儿,几滨于死,先祖妣永寿鞠育养之不啻如己生,以至成人
永寿君临终它无一言,惟以不肖之身属大人,使善视之
大人长养教诲日厚一日,必使有立以不祖妣付托之意,于今三十有九年矣。
过庭诗》《礼》,资以事君,常惧不肖,仰辱恩纪他日无以永寿君于地下,此某终身之责也。
左右见责者,祖妣不以是语某,大人不以是诏某,一日无故左右违经背礼言从而信之,毋乃乱伦悖德也乎?
若夫世父世母以至从兄弟里居食货,宜有以奉养周赈之,此则任门户者之责。
先后缓急之序,有所未及,非恝然忘之,此不待乡党朋友讥议而后知也。
顷在荆州大人弃官躬耕,共为子职
比岁屡稔,廪粟渐盈,方有买田合族之意。
而散于盗贼空囊湘中食口无虑千指流离漂转,略无宁岁
壬子冬遇劫散亡遂尽。
某粗守训戒不肯枉道以取世资
十年之间,三见废黜,其于仰事俯育,盖有难以语人者。
若不情实勉强而为之,以要誉乡党朋友,是乡愿而已矣。
使其力有馀,足以仁及宗族人子之义,不敢有已。
又必禀命而后行,亦无专辄之理也。
来书盛称仁义礼乐之道。
夫仁有厚薄,义有重轻,择义之重,则礼由是起,居仁之厚,则乐自是乐,言岂一端而已哉!
古之人有得义理之安,虽举世非誉不加劝沮
又况治平公论风化天下
龟山至德师表士林
不孤,必有邻矣。
左右所谓世谤不负无乃以利而言,得罪名教乎
承晤殊未期,惟增怀仰,伏冀为道加爱。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