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麟斋绍兴十六年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八二、《斐然集》卷二一、《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九
龙凤龟,动物殊尤者耳。
既以灵目之,又称瑞焉太平而后见,非若凡物可力致也。
今易得莫如龟,而龙也人亦多见之,惟麟与凤则自周已来未尝有睹其羽毛色象者。
汉获一角兽为之改元,兽之一角者众矣,又安知麟之不两角而斛觠䚘觡也?
史氏曰「获一角兽」,盖麟云者弗然之词也。
惟凤亦然
宣帝时凤凰娄集,而少府宋畴因讥被贬,不待后世然后知其为鹖爵矣。
孝宣治号中兴,然任刑馀,尚法律不以车府令为龟监,四三良臣死非其罪,而风俗尤薄,水旱灾异见于魏相之奏,决不足以珍产,效九苞
又况茂陵多欲奢泰穷兵四伐海内虚耗盗贼半天下,几与祖龙同辙,麟何为而至哉?
故必圣如《箫韶九奏而后凤凰来仪,必道如文王,《关雎》之化成而后麟为之应,不可诬也。
由是观之,史载龙见于某江某水某井中当时以为美谈者,殆亦可豢之龙,必非神龙
九畴所寓、《禹贡》所锡、宁王宝之大龟,定非卜人朝钻暮灼、枯肠朽骨之凡龟。
盖物有同类而殊能者,宰予所以拔萃之叹也。
大龟神龙之不浪出,审矣。
然则鲁哀公之时周公之衰已久,于是获麟,何也?
曰:麟非为鲁哀,乃为仲尼耳。
仲尼大圣之人也,《春秋圣治之法也,以大圣人立圣治之法,虽享帝于郊,未足以方其精神之所感动也;
升中于天,未足以喻其和气之所薰蒸也。
四灵皆至,然后为宜,曾是一麟,而曰多乎?
惟麟为仲尼出,所以仲尼识之,不为鲁哀公出,所以鲁人不识也。
仲尼历聘七十馀国,无所钩用高蹈耦耕贵卿武叔从游微生亩,多智如晏婴,皆不能知也,而麟乃独知之。
谓彼不知不如一麟是人不灵也,乌乎可?
谓彼聪明辩达万物之灵也,而曾不孔子,是果麟之弗若也,乌乎不可
麟乎麟乎,得不灵智之瑞乎?
韩退之曰:「麟之形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故虽有麟,亦不知其为麟也」。
又曰:「麟之为麟,以德不以形」。
然说麟之诗者,谓其角端有肉,无事于触,而其趾不践生草,其定题也,亦必有异焉
此既言其形矣,若其德非神灵智识何以名之?
先儒仲尼感而作《春秋》,曰:「麟出其时圣人自况」。
此说非也。
仲尼述宪乎帝王,诏教乎万代,岂以身之不遇,感而著书,与愤世疾邪者比?
正使麟适不出,《春秋》遂不作乎?
故知春秋》非本于麟,盖经济无施而寓于笔削性命道德莫不中正礼乐法度莫不备善俊良贤杰莫不章陟,谗恶慝奸莫不讨弃,玑衡七政莫不齐叙,山川动植莫不繁庑横目黔首莫不率化蛮夷戎狄莫不宾服
厥志既定同符,为天下万世太平熙洽之原。
于是麟出而为之祥应,此理昭灼炳著无可疑者。
以为未然,则亦未得其门,不哜其胾耳。
沙阳张时子发治《春秋》学,以麟名其所居斋,谒余记之。
子发潜心日久圣人宏规大用妙意精义当自得之,予无以进焉,姑为麟说,以表其在棷之珍,而笃其下帷之趣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