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天竺證悟智公塔铭绍兴二十八年十二月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松隐文集》卷三五
證悟大师名圆智俗姓林
其母沈氏,梦一老求托宿室中,寤而生师。
幼便聪颖精于处决喜人诵书不好戏弄群儿拉为竹马之游,师方挟策难字,略不与酬对
父母异之,令习儒业,即欣然志学
之后,书所经目,悉能讲说,虽医方卜筮,皆亦详究
每用一药,即举寒凉治疗,使服者心开意晓,病亦随愈。
一日僧舍,有律师方讲《观经》,倾听久之,叹曰:「落日之处,吾有故乡,今历耳根,如得家书矣」。
慨念世间名利非我所为,若流浪生死海中,徒自困尔,必依空寂之法,以横截苦处
丈夫志气岂不在兹!
是后每潜往听讲,尤喜天台之教,谓可传持。
父母不能夺其志,年二十四祝发受具,依白莲仙法师入室问具变之道,仙指行镫曰:「如此镫者,虽性绝非本自空寂理则具矣。
六凡四圣所见不同变则在焉」。
师不契,后因扫地,诵《法华经至「知法常无性佛种缘起」,意遂豁然,径见仙而言之,仙曰:「且喜大事判然,《法华止观,此为喉襟,汝能省知,诚造微入妙也」。
自是游心昭旷,多以此示人,每五日一寝,馀则涵泳道要惟恐不及
胜日佳时,人请放步閒静,曰:「我之游则明窗净几舒卷赤轴,游三周参五佛,若阅止观,则十境十乘,见祖师尘劫也」。
人益奇之,一坐东掖山二十四年,两山千众,既皆耆宿论辩,悉出两山之右,遂请为上首
本宗学者囿于名相,胶于笔录,至以天台之传为文字之学,南宗鄙而不相领略,每勉其徒曰:「岂不思吾佛云:『是精进处,只此一句,便有向上机缘』。
何不觌面激扬斯事」?
其众闻此,莫不警悟
师每至月半,作说戒,布菩萨法事
或曰:「学圆顿者,何必尔耶」?
曰:「吾于时刻中未尝不以波罗提木叉为师。
及以三十七道品纲纪其性,虽登坛受具踰五十年,而扶律谈未始辄易」。
台州参政谢公师道誉,请住祥符
殿撰刘公问:「教中一句如何举扬」?
曰:「文诠不到即事为真」。
刘未晓,曰:「现前诸法」。
刘曰:「犹是合头语」。
曰:「是谁唤作」?
俛首未答,曰:「离钩三寸不犯烟波」。
大喜即日亲制疏,请住鸿祐寺。
士夫欲其近城,又移住山寺
太守端明胡公曰:「闻师住鸿祐时,被旨面诵《大悲圆满心咒》,咒则不问,如何大悲圆满心」?
曰:「咒前所列十愿心,若将此愿心,投向刀山,山即摧折
施诸饿鬼,鬼即饱满
岂不因心而然」?
胡公称重
又以所在道俗推仰十年之间,再更白莲赤城庆善三大刹。
师至庆善曰:「吾落发之地,可以投老始终有在,世可居矣」。
乡人亦争为出财整治,忽奉旨临安府上天竺寺
曰:「都下名蓝,岂容冒居
而荣出上命,理无违拒」。
即赴之,首见太师秦公,时方当国,问曰:「止观一法耶,二法耶」?
曰:「一法也。
譬之于水,湛然而清者止也,可鉴须发者观也,水则一耳
又犹兵也,不得已而用之。
众生重昏蔽之病,用止观以药救其心性,归为大全一体
法界寂然,其名为止
寂而常照,其名曰观也。
若其所止,则何所观?
如公垂绅正笏,燕坐庙堂,不动干戈,中兴海县,亦若是而已」。
公喜曰:「几乎蹉过佛法之妙乃如此」!
太原王公深相器重为法师会觉苑,请师讲《华严经》,高临一众,义天性海者,因而无不通脱
后见太师,忽曰:「觉苑所讲,如何大方广」?
曰:「大则无乎不在,方则非背非向,广则无所不有」。
又问四种法界曰:「事法界者波鼎沸大用繁兴
理法界者十方世界,永寂如空;
事理无碍法界者,在有不废无,虽动不离静;
事事无碍法界者,法法终日随缘,法法终日寂灭
四种他宗说为果,吾宗则与佛同源」。
又问:「四种外更有何法」?
师笑曰:「却请公下语」。
公曰:「可谓得《华严》髓矣」。
由是朝野相传诵,谓未有脱然明白若斯之伟。
上竺久在灰烬之馀,荒烟寒草仅有一殿大士香火
时重师行业者裒钱五万馀缗,殿堂门廊焕然金碧更新旧制
建造日,术者星辰不利主者曰:「佛与天星同一造化茍得,宝坊轮奂,吾馀晖无几,死复何憾?
宜亟为之」。
师果微恙,谓众曰:「吾去无难,但此缘未了耳」。
夕梦仙人与药饮之曰:「此天液也」。
及觉,所病顿除,步武益轻,神采加健,众皆异之。
绍兴二十七年夏久旱,奉旨祈雨,师冥祷曰:「三日不雨,老朽将奚益」?
诚心所格,雨乃随至。
即于明庆寺讲《法华经一席,遂告沾足
师尝到寺庄,闻久用牲牢祀神曰:「何可违佛禁」?
即为神说戒,以兰羞血食自此年谷丰盈,倍于常岁
次年夏中,遽督工役甚速,至冬寺屋咸备,忽示疾,语众曰:「渡江以来,得寺宇告成志足意满」。
乃书偈曰:「人作辞世颂,我无世可辞。
白云回首合,青霭入看无」。
顾首座若讷曰:「汝于此方,当有大缘,宜绍道场流通吾教」。
复书数语与当涂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佛法无量不传亦大。
若讷后生可畏先达咸推,戒行双弘,义观兼美
宜嗣猊台之麈拂,俾奉灵感道场」。
并写《遗平生知旧道俗书》,一皆有理略无留难放笔端坐而逝。
二十七日若讷等奉全身塔于寺之东,实十二月十二日也。
师孝于亲,信于朋友祈祷上下则应如影响
尝著《普贤观指文》等数书传于世。
住持名刹,皆有建立
受教之士,率能立僧,不徒饭囊取容于时故所辐凑以不得侍瓶锡为恨。
仆喜其道,每亲炙之。
既就窆,若讷谓仆知师为详,请叙而刊之,乃为铭曰:
维兹岩邑,灵江之湄。
物秀而美,民淳以熙。
两山精勤,有證悟师
无碍辩,广智者辞。
学者千笠,抱疑颠倒
师发正论横议一扫
声闻黄屋,赴天子诏。
以佛谕佛,即妙而妙。
驻锡上竺,戎烬之馀。
师乃唱言万指并趋。
芟除榛莽,腾架殿庐
士夫慕向金碧其居。
朅来顶谒,师已川逝
清风在堂,布金在地
望断云汉一塔永闭。
其嗣请铭,用信后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