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叔孙通当世要务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七五、《范香溪文集》卷五
草昧多艰之初,而为诞阔难行之事,譬欲饮渴而酌河汉,岂人情哉?
将以救世定乱,则莫若当务为急,知所当务,则功立效矣。
汉高祖定天下叔孙通欲正君臣之仪,以尊高祖
诸生称之曰:知当世要务通明所以定乱之道也。
君臣之祸,莫大名分不严
名分不严,则君不自知其尊,臣不自安其卑。
不自知其尊,则不知所以驭臣;
臣不自安其卑,则不知所以奉君。
于是君臣失位慢悖偪僣之患以生,至于逆叛篡窃有矣
故曰名分定势治之道,名分不定势乱之道。
今夫嬴秦失鹿天下逐之,人有自王之心,故陈胜戍卒王楚;
楚遣武臣略赵,则武臣王赵;
韩广徇燕,则韩广王燕;
已而王魏、王齐、王韩、王西楚号称灭秦而王者不可胜数率皆自谓特起称孤无复北面事人
虽使舜禹在上不以名分制之,且不能保其必臣。
区区刘季,特以马上得之苟非礼法为治,彼肯低首下心曲拳遂服哉?
况汉将臣多出于刑馀、盗劫鼓刀市侩之徒,非有至智大识通知天命者,一有不快,则掉弄逆旗等儿戏耳,高祖其能尽诛之乎?
于斯时也,求所谓定乱之道,则未有先于名分者。
君臣之仪,所以正名分也,而通乃能为高祖制之,是以明其知要务也。
长乐之会,警卫肃饰,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前日击柱呼之人,钳颊缩气无敢哗者,使高帝一旦知为皇帝之贵。
此则知所当务而功立效也。
其后诸侯虽有反者,然名分既定天下之人独知天子,而不知诸侯,故皆偏方独叛,无有应助,而相继受戮
向使不正君臣之仪,则韩信入贺彭越不受囚,天下之人亦将乍臣乍叛,为,而高祖不得独尊矣。
通之有功于汉,岂汗马比哉?
虽然诸生通知要务,则是也
谓之圣人,则大不可
通挟仪、秦捭阖之风,且不得纯儒,其去圣人亦万万远矣,是可无辨而明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