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使者 南宋 · 赵雍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九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某观人心皆有偏重不回之处,所重不胜,则他无以移之。
唐虞三代之士,道德之重,非道德有所不见
功业之重,非功业有所不为
战国之时,士心毒戾。
汉兴,为士者重志术,而东京反之,徒重节义
唐之诸人色色有之。
三代之后道德功业已不及古,而爵禄富贵偏重久矣
其间出下策者,随物俛仰苟且旦夕之利,而无坚忍不拔之操。
古人所谓播糠眯目天地四方易位,而孟子之流俗者也。
益、稷号称命世之士,不用则律一身,用之则福天下
匹夫而功冠万世方寸之心,足以取重,又谁能轻之!
犀首一日不事权变,则心摇摇不宁
李斯、恬、毅,视杀人如刈草苇
平生用心如此为限局而无复宽净仁恕之念,术或使之也。
西汉大臣谋制诸吕,盖以智术胜;
东汉李固以降,皆慷慨节义
唐之房、杜、颜,段往往得之
虽然,向所谓道德功业之盛,已转而投于富贵爵禄之场矣。
爵禄富贵以道得之,曾何足以乱于人心
而古之人独以谓,是心独重,则道德功业之心自衰无复随物俛仰苟且旦夕之利,而无坚忍不拔之操。
则其视唐虞三代之士,能无深愧哉!
道德下而为功业功业下而为爵禄爵禄下而为富贵,其尤下又为苟且之利。
战国以来绝望道德功业之实,盖其心之所重者,日以迫切,而流为浅薄故也。
有人,少而读书,颇妄意道德,虽当世功业所不敢必,而爵禄富贵不入于心者三十四岁矣。
向者滥随太学英俊之游,高自摽致,不肯少屈常心确然似有可观者。
比者投牒礼部一掷万里,而东西南北之身无所容迹
柔辞宛色,从事干谒,使平生道德之心屡变而为苟且之态,则其用心轻重,遂有百倍之失。
中夜寻省,与初心不侔安得道德宗师将身役而奉承之,以规正心术之谬邪!
伏以某官閤下久以道德承弼本支,而出按一道,发为功业廉直劲正之气卓然诸公间,此所谓道德宗师人物准绳也。
某惟宿昔取重者,无出道德,而道德见于閤下,故前日堂下之拜,未伸一言,而閤下携手以上问劳备至
无亲戚之托,无故旧之因,无先容之荐,而某又非文墨足以动悟左右者之耳目,徒恻然悯其力学无成,而察某非苟且旦夕随物俛仰之人耳。
用是忘其卑鄙庸陋,而袖书以谢,附以鄙文史论、表、记诗词凡二十馀篇
伏惟台览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