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孝逸先生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三、《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三一
无竞谦中其先长沙人,遘马氏乱,家于庐陵
曾祖晟,祖亮,父允,以好善州里
谦中皙帻丰姿,幼颖悟,年十六游学南昌且数岁,有声场屋
三舍法行,岁时钩校行艺诸生上。
士风日薄,归杜门
会有熙河之役,上书利害特旨褒美,授迪功郎
交亲强之仕,始为建宁主簿
爱民如恐伤,御吏束湿
鲁人黩货无艺谦中连指其过,衔之,思有所中伤,无毫发衅罅,令卒以贪败。
先,谦中尝摄尉,乡民为觳抵戏,令意为盗,檄尉捕。
既得,移县以实,则使喻以风指:「此可超某官」。
笑曰:「杀人以为梯,忍耶」?
亟白郡,数十人得不冤。
汀有剧贼众数千,声詟建宁,民凛凛欲亡,其同僚自全谦中曰:「邑无大小」。
吏民,键以祸福,为守备,盗不入境
去官百姓遮道留
归踰年,丁父忧毁甚。
不胜悲,不得已强食
免丧不复仕,号遁翁蓄书万卷大蒐其间故人清风觞咏竟日
建炎间金人渡江聚落争顾府,谦中太息:「吾独如墨庄何」!
虏过其庐,曰:「儒先家也」。
戒毋犯。
自是避地者如归,或以方义成堡
一日忽得疾,侍母不解
寝棘,泣数行下,谓家人:「吾不得终养矣」。
遂卒,年五十三。
门下客私谥曰「孝逸先生」。
娶朱氏。
良弼良佐
谦中作诗高处切《风》《雅》,平处往往难之。
天资静易,未尝汲引,而荐者章交。
待人以和,若汎然应,而终不易其介。
父事兄,友其弟。
弟死,厥孤方襁褓养育数年而夭,则以良佐之后,且嫁其女。
姑若妺寡而寠者,给其养终身,死则具礼以葬。
子姓皆兴于学。
绍兴初取士诗赋良弼乡举首。
几何上大合宫,恩耄,其母年九十,封太孺人
人谓谦中仰亲俯子,皆可无憾
有集数卷,经解数卷,著《清襟集》三卷,藏于家。
先君宣教雅与公厚,尝谓某兄弟:「谦中有佳儿」。
予之师清节先生萧子荆谦中友也,亦云。
故予兄弟乐与良弼游。
登第后,读书山十年良弼未尝不来,来未尝不论终日
被召大臣举予应直言极谏等科朋友有功焉,良弼为多,予其敢忘之?
顷得给事中李仲谦所为公墓志,又以所闻补之为公传,而窃评其大概,曰:为亲而仕近毛义诙达以诡近东方朔,遁以求志近渊明云。
太史公曰:「在《易》之《蛊》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一卦二戒,具圣人之意深矣」。
崇、观以来迄于政、宣之间,童、蔡方君图,门如沸羹,人争趋之,朝舆台而暮间两社肩摩于朝,而不知其害。
靖康之变,凡其党与耄婴颈血不死刀锯则死于兵,骨相枕于道,颈颅有行万里者。
谦中于是时方白水捲帘,而青山隐几也。
然后知公之为高,然犹挂名县篆者,父命不敢违也。
不违父命,则合乎承考之知时不可为而止,则又合乎高尚
论曰孝逸予宁欺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