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綦侍郎1132年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汉滨集》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
某闻南山之阿有异木焉,萌蘖以生,才数寸尔,已有郁然挠云之势。
不幸压于土石拳蹙不遂,将失其性。
遭时旱暵,泉乾土裂孤根熬熬焦然且死。
俄而泰山之云,蒸布太虚,将遍雨乎天下百谷草木毕仰其泽,而是木也尤汲汲焉。
夫云之降时雨润物,固其职也,非有私乎惠物也;
物之仰雨以生,亦其宜也,非有私乎求雨也。
然是木也于众草中独汲汲焉,欲亟蒙其泽者,何哉
盖困于积年之压,重以三伏之旱,抑屈枯悴非他草木比。
一日二日不雨,殆将死矣,则其情岂不急而可怜哉?
今有人不幸而类此者
其生于世二十有九年。
立身行己积学著文,虽不敢妄意古人,亦不肯自后时辈
弱冠游太学,屡以不腆之语,滥处上游
丙午试于秋闱,亦在异等
此顾何足道,然倘一得献技礼部待问天庭,虽不足以争步英豪追踪至如韩退之所谓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者,诚不自揆,妄以为庶几焉。
奈何遭时不祥,仍以家难流离忧苦不得试其艺者已七年于兹是以在此。
若乃讥评时政诋诃公卿出位而谋,居下讪上,以侥倖万一,则又某之所不忍为也。
以此饥寒困穷为当失职者之最。
今者迫于门户之寄,衣食之奉,摧折素志,欲因世禄而苟一官悼心失图,自愧平昔
是岂异夫木之拳蹙不遂,失其本性遭旱而将死者邪?
伏遇阁下贰卿之重,独总天官,自二千石而下铨次阁下之手。
士大夫之望之,若百谷之仰膏雨也,而某事之去留亦在焉。
于众士大夫中,独更汲汲有望乎阁下者,其意非有求乎其私之也。
盖以流落之久,资用不足以桂玉,而羁穷之馀,钱财不足以贿胥吏
自非阁下特达哀怜之,则旦暮之间且饿而死矣。
所以祈公之尤切,而望公之尤深也。
伏惟阁下云行雨施利泽万物之馀,赐之以涓滴,则枯茎朽枝不崇朝而遂有生意
绵弱之质,何以造化之施?
然假以岁时,俾其成材岁寒之资,或有可观者。
夫叩人急者人必疑,无因而至前者人莫我知。
今某实犯二忌以进,故敢献其区区之说,欲阁下一知而不疑耳,激昂自荐市道所羞,冒昧自陈,出于穷迫
惟察肺肝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