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唐邓不可弃疏隆兴元年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七
臣伏圣恩,赐臣御劄睿明旁烛,察臣区区之心于数千里之远,奖训有加,臣下伏读九殒此身不足以报,益当自尽,以副陛下任使作成之意。
契勘唐、邓二州,虽非形势所在,而足以襄阳藩篱
藩篱存则襄阳固,襄阳固则上流一带奠枕而安矣。
是邓、唐不可以轻弃,而无险可恃,又不可劳兵远争。
臣故与三将共议,以两军重兵聚于唐、邓之间,因新野古城垒为胜势,则唐、邓重而虏不敢进兵深入,为必取必守之计也。
盖唐、邓不可兵守,但取兵势守之耳。
虏知官军力聚新野深沟坚壁不与之战,当清野之后无可因之粮草,又多出忠义之兵抄略粮道,以臣料之,虏未必能为旬日之留,又岂能必守吾唐、邓二州也?
官军少而虏兵众要当智算胜之,使之深入不能久留,则唐、邓终为我有,襄阳以固而上自安,此臣得于群策,以为当然者。
如用赵撙之说,以鄂州兵保湖阳,用王宣之说,以荆南兵保顺阳相去既远,兵力又分,唐、邓中虚无可恃之兵势,虏何所顾忌,舍唐、邓而不坚守也?
有机变,更须临事以应之。
比来诸将为国致命者少,谋身自便者多,臣今未敢二城度外之说与二将言之,盖恐二将陛下已许臣弃唐、邓,志气遂怠,不为边面之用也。
伏乞陛下垂察
今日军政之弊,陛下数语之间无不曲尽
圣德明远,诸将敢不心服胆落,革其故习,以答明训
先日所奏,止是两军屯于襄阳之数,分戍之兵不在焉。
臣据王彦申到两军总数,今具别劄进呈
臣究其甲军凡四万二千人,而轻兵辎重火头凡二万六千四百七十九人,是轻兵辎重火头占破之数过于甲军之半,不可不略行整治
明诏所谓上下征利兵力单寡平居冗费缓急误事」,其明效大验,臣窃于两军亲见之,此臣之所甚愤。
有心于革去,而恐事未一就,谤已四驰万里难明,亦臣所甚忧也。
先日委曲已交其欢心,又明白以示其使意,各自为谋而自救其过,虚额补之老弱者删放之,占破强壮拘集之,期于甲军之数加多,以待国家之用而已
久之而有不去之弊,臣当随宜长行之,别具奏知。
伏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