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措置唐邓为必守计疏隆兴元年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七
臣伏陛下聪明睿武出于天授,当和战二议群言纷乱中,独运圣断不惑不疑去取是非,咸归于当。
不独覆载之下,一草一木皆有嘉生之意,而虏之情伪无不远烛,虏之气亦夺矣。
臣比闻已遣胡昉等先往议四州之地,而一使人后发,且留淮上以待,则圣谟既已坚决
探报,虏师留等,驰骑吏往燕京,臣料虏酋亦无不从,非久当有的报。
近日属报,境上虏兵名为东南行,而其实东北去,近有女真契丹来归,其说亦合,识者以此中国恢复之机,顾恐弗用尔,虏何敢深入与我争此州地也?
今虏中多事,臣窃见陛下不弃四州已著于施行之迹,则唐、邓两城不可以措置为必守之计。
臣尝密委官属前去相视,而邓州城颓圮楼橹守禦之具亦未备。
今日已令王宣亲往审度,凡当计置费用臣从本司一面酌量应副
唐州城初未修筑,若既和之后,当于二三月以后兵戎解严农事未兴之际,量行营治。
若自砚瓦坡、方城大成山各依险要为小堡,而唐州城濠戍兵家计,则襄阳藩篱固,而国家上流之势有泰山之安矣。
臣询之群议以为当然
泌河之运可以直抵唐州城下,无飞挽调发之劳而可以积粟
异时朝廷进取之图,此道路之所从出也,盖不独而已
少须和战有定论,别具奏禀。
所有两军人马,见不住增数教强弓弩手,虽正旦亦令就教拍试
小人志于得利不以为劳,互相激劝以希赏,不待教场自习事艺,一有出入,必能为陛下用也。
至如边戍守之兵,亦令两都统分差统制官前去接教,整治队伍,量加激犒以慰勉之矣。
伏乞睿照。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