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任用李获辈疏乾道三年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七
臣准御前降到金字牌子递,伏奉御笔,以臣再奏「乞号召李获等赴行在,面赐考覈,如有可采,乞寘之渊衷,为他日将帅之储」,曲蒙圣恩特加宣谕,以臣公忠明识,其李获辈令臣一任用之。
奖贲加宠,信任逾笃
臣下感泣益知万死不足以非常之遇。
臣伏惟念禀生愚暗岂有明识可以仰当圣诏
至于公忠,是臣平生所学,日夜勉此,以效报陛下者。
人臣求人材而天子逸于任使,古之道也。
孟轲氏谓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是荐之者虽在人臣,而用不用君上,理甚明也。
将帅关国安危边境利害不为细事,而主握兵马之官自古人臣荐举之嫌如避刀锯何敢自擢而用之也?
萧何韩信之亡而荐之,登坛之拜必汉王也。
方未拜而人人以为大将,是荐信之密,一军不知之!
非独一军不知不自知也。
武涉,使背汉与楚,谢曰:「汉王授我上将军印,我背之不祥」。
危疑中,祇知为汉王之恩,而不忍携贰,是终身未尝以语不自知也。
固无何之明,而获等未必有信之用,此拟非伦。
但古之君臣人材荐与用之间,其谨如此,故能于经营四方之时,上下无可疑之迹,而大功所以亟成也。
臣至庸昧不足以与此。
使臣窃用人之私以示之将帅则不曰公矣;
擅用人之权不归君父则不曰忠矣。
孤负睿奖,臣甚惧焉。
伏惟陛下大明委照,察臣不移之愚,终赐保全之恩。
臣之孤迹茍安,则尺寸之功或可效于未死之前,以图报大恩也。
抵突当诛,伏纸殒越
伏乞睿照。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