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蜀中大将乾道三年 南宋 · 虞允文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七
臣伏御前金字牌子递,曲蒙圣恩,以御笔赐臣,拜手伏读感惧交极。
仰惟陛下眷遇之意,古所谓知而用之,用而信之矣。
自顾不足以堪此也。
臣自入蜀来,首以将材为急。
询问所及不问贵贱贤愚,皆以籍而记之。
如曰某人某人称荐,既书于籍矣,他日又为某人称荐,则又书之。
如此而不一书,则求与之款语审察之,又迹其素守,较以武艺考覈之。
臣之用心亦劳且迂矣,而日夜不胜才难之叹也。
盖蜀之宿将更练边事,或勇于战斗或有一长为人所称者,如吉方、孙政、刘兴、赵丰、卢晖老且惫矣,如彦、张延、惠逢、李谅刘海、姚志病且废矣。
其次虽有十数人,而未为人所服。
其后一辈亦有二三十人,而方在下列,未尝亲阅一战,亲试以一事,未得为大将之选也。
其敢辄信而举之,轻举而用之乎?
自古养才非一日之积,而数十年来无事置而不问临敌则抑而不用
一旦搜索而求,如系风捕影无下手处,蜀群士夫莫不以为叹也。
古帝王勃兴所用将帅何尝一一皆有素望
光武二十八将,咸起于匹夫田野间,特因功乃见尔。
如使今日盗贼窃发四夷干犯,以蜀十万之众,岂无杰出之才挺然而见,仰副陛下简注识拔乎?
吴玠吴璘绍兴初起于小校,皆以累战而后见,功名爵位,讫至于此,此其验也。
奉圣训,臣累日深思,今之蜀将诚未有当选者。
若臣忧后日缪举之罚,缄默求免,则何以陛下忧顾而上清问,亦非臣平生素心矣。
臣历思东南将帅,皆渊衷深知而未欲遽用者,独有李显忠英主驾驭之术,固自本末也。
日者面奉密旨陛下亦谓显忠肯为臣用矣。
但好议论往往疑其反覆,若用一静沈谨者为之副,浮议自定
盖如某人皆以异产久在群疑之中,陛下宸断并用之,中外之心始大和悦,蜀将士未有之者,亦莫不以为当也。
三军之士智者少而愚者众,因虚名而心诚服者,古尚多有之,况显忠冠军之勇,自为陛下所知乎?
累年以来锡予劳问虚岁显忠欲报又当如何也?
利州西路人马号七万,自江淮湖襄之屯未有如此之众者,诚不可以轻授。
显忠之说未当圣意臣愚尝采之舆言,谓若将河池之外阶、成、西和凤州所屯为一军仙人关内兴、利诸州所屯为一军,择二将而授之,不独兵数少则将才易办,亦易推择,而兵分易制,无尾大之势,贾谊众建诸侯少其力微意也。
如只欲求蜀将中,今群言所与某人某人可以陛下采择
二人治军皆有纪律军中多称之。
某之短在怯而济以某人之勇,某之短在疏快而济以某之细密短长相资表里相应庶乎其或可也。
事急则可应目前之急,事缓则于一二年间审择徐图之,未至大缪误也。
臣闻知臣莫若君,而陛下圣明天纵知人之哲,远法,臣之愚昧无识,诚不足以上承眷遇信用之意。
伏乞睿慈,更赐裁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