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广海二寇劄子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一八、《梅溪先生奏议》卷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九
臣闻王者将欲治外必先其内不有小忍,则不成大谋。
臣窃见陛下刚断不惑,神武维扬,命将出师平定淮甸,曾未踰月,捷音屡闻,盖将复祖宗境土复会诸侯东都可谓宣王外攘之道,有光武大敌之勇矣。
臣愚以谓治外必先安内、欲小忍以成大谋者,今欲外攘夷狄,而境内有广寇海贼啸呼为患,犹未剿除
未宁而内有忧,不无上贻圣虑者。
臣窃闻朝廷议遣鄂渚之师,进诛广寇,想荡涤固有期矣。
然臣相时度宜,恐未可遽进。
岭外盛夏,乃瘴疠大作之秋,北人冲之未有病者,尤非行师之利。
以谓不如顿兵桂林以为声势而下诏赦罪恶,许其投降
或不受命,斯可以必杀无赦矣。
海寇出没无常,尤为濒海州县之患,闻枢府遣人招安之,亦有受招之意。
臣谓二寇皆可开其自新之路,庶得境内稍平,可专意外攘。
所谓治外必先安内、少忍以成大谋者,此也。
臣又闻二寇之作,皆缘监司郡守不得其人所致
既未能弭之于未萌之前,又不能诛之于已觉之后养成其乱,以致猖獗隐匿不闻,遂致滋蔓,为监司郡守者其可不惩之乎?
欲乞陛下宣谕宰相,稍正典刑,仍别择贤才以为外台共理之寄,以分陛下宵旰之忧。
不胜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