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太冲 南宋 · 赵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窃尝闻之:仕而不求知于人者,伪也;
求知于人而不得其正者,辱也。
求知得人,虽扫舍人之门,草自荐之书,君子以为宜;
求知非其人,则虽一日九迁其官,君子以为辱。
君子之于人,尝于其所附焉,观之则终身荣辱见矣。
子皮之识子产,祈奚之举伯华鲍叔夷吾拘囚平仲石父缧绁,虽暴之天下可也
马融之于史良,班固之辅窦通,足以大圭之玷。
一时荣幸,与夫百世清议,孰为轻重
此昔之君子所以难求知于人,而恶不由道者知荣辱之所系焉故也。
韩、柳氏俱以文鸣,在当时未可以议其才器优劣
然愈也始受知裴中立,以典午幕府,而英名高节,卒与裴公相望;
元一叔文之党,虽超取显美于数月间,而例被恶名,视韩如星斗、如河汉不可几及
二子求知之心一也,而所附各异,故荣辱随之。
庆历嘉祐以来保举之法愈严,自一命以上历官三四,致求举主三四人然后职官之望。
自负杰异之才,遇特达之知,横飞捷出,不由郡县,则有终盘薄选调不得升朝之选者,多矣。
处世如是,而必诵言于人曰:「吾方求人而附之,岂加信哉!
幸而趋走执事乎」?
当世所谓贤人君子之门,遇品题,亦庶乎可以扬眉而论古人出处也。
抑尝闻之天圣中王文康出镇洛阳,而富公彦国欧阳永叔尹公师鲁、梅公圣俞谢公希深杨公子聪咸以筮仕之初,录其幕府长育成就,卒为名臣
奇才伟气,虽诸公之所固有,然见信于时,见用于君,寔以中丞一顾之重也。
恭惟官才德之善,学术之富,辉映一时
自入册府,而直辞劲气风采凛然,求之古人未可多逊。
既而朝廷忧劳,又选近臣一通知政事者,出典外郡
阁下迭领二州政清讼简,民安吏畏,亹亹之上矣。
政成入觐,则雍容禁林,居论思之地,推挽士类,寔惟其时。
而某也天与之幸,方筮仕之初,获居下风,为征榷末吏,日与商贾小民寻常,以趋简书
俗学鄙文,荒落殆尽,中何所有,而欲景慕前辈,以希大君子荐扬哉!
尝闻之生于之圉,而不见顾,则毕世为下乘。
某之所以求知于阁下者,意寔在此。
倘居下风为末吏,而不获一言之许耳,则终身沉陆,可逆知而前定也。
某家寒素当涂要人,漫不知识养交借誉计无所出苟非含垢忍耻输写情素,浼执事之听,则后而失其时矣。
伏惟高明少加怜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