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旱灾劄子八月十二日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五、《盘洲文集》卷四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六
臣仰惟陛下焦劳图治勤恤黎元讲求民瘼不啻饥渴一闻休戚即日罢行。
患在士大夫畏缩自爱不肯其实,故下情郁而不达圣泽壅而不流
古之人虽在畎亩有封章之献,至或婴逆鳞不顾,此风久不闻矣。
不材无取,尝玷宰路,非刍荛庶人之比也。
居闲故里,目之所睹,耳之所接,不忍斯民日趋无告流亡损瘠莫之拯救,若私有遐心,茹而不吐,尚饕祠官之禄以自活妻孥,是曾狗马不若也。
不避讥议不惮谴何矫首九阍披写愚戆
伏望陛下少垂意焉。
臣比读邸报伏见陛下江西、湖南旱暵侧身祷祈,屏彻荤味,又令帅臣监司汰择守令,德至渥也。
臣谓江东两郡之旱,亦江西、湖南之旱也,陛下必不虑远忘近,恤彼而缓此,特未达天庭尔。
及睹七月下旬施行洪、潭两路赈恤旨挥,犹未及江东两郡岂有奏牍未详尽,不能感动天听耶?
于是不谋于人而谋于心,不虑其身而虑其灾,辄敢犯分言之。
臣之乡邦自去夏五月至于今春,曾无终日好雨,故陂塘所潴之水甚鲜,并水之田仅能车畎播种
至于高卬田种不土入者,四境之内居三之一。
自春接夏,或累日,或盈旬,间得小雨,尚或不能破块壤地龟坼早稻焦枯
其濒水低田,有岁收千石米者,今有百石之谷,若是者盖无几也。
六邑之中,百分不穫一二。
自夏接秋,惟六月甲子得数刻之雨,既不瀸润,亦不周遍
节过白露骄阳转甚,晚稻又复槁矣。
常岁八月民种荞麦,可充一两月粮
异时饥馑,得萝卜杂菜和米作糜,亦可度日,皆以久乾土硬而不可种。
自此不雨,则来年麰麦未可望,小民艰食或有妻子赴井同死者或有聚众强籴而相杀伤者,或有县尉而持刃拒抗,致宪司以为贼而出兵掩捕者。
前月提举官史俣饶州界,亲见流民襁负系道恨无以留之。
今去者纷纷至于卒岁,将十室九空何以为邦
自来水未尝早晚绝粒,所阙廪食不过开岁数月。
饶州去秋已小歉,今年早禾不穫,自季夏而食阙。
秋冬之交有雨泽,有人力可以逆数成熟,尚有七八月期。
士民上户鲜有隔年之储,犹无以自赡其家,故耕夫转徙所不遑恤,率是交还牛犁,泣辞而后去。
所留牛犊,无水可饮,无秆可积,不保其存也。
田家营谷作种,尚且艰难若人牛又阙,则向去春耕,益为可虑
今岁之旱起于饶州,若池之建德东流与饶境相接者,亦薄旱。
饶之德兴浮梁安仁,数村与徽、信相接者,则微有所收。
江东之旱,惟饶与南康两郡出境江、洪以往亦旱也。
父老七十岁者,云自历年以来未尝见。
州县若不免租,则有田者无以输纳
若放苗不收,则州县何以给遣?
切闻饶州前年桩留三万石米,已借充官兵月粮,所馀止有万石
朝廷捐以与之,不过可支一月
见在常平义仓二万馀石,并得去年赈赡不能足。
六邑穷民有籍于官者二十万户,且约一家三口,家得石,仅能饱其一月之腹尔。
傥官无馀野有饿莩,归之天灾无可柰何可也
不得已有秩者暂阁奉稍亦可也。
饥饿之民散而之四方不至聚而掠夺盗幸也。
数千营卒一月无粮,其肯俛首馁死乎?
区区过计,非私于乡邦而然也。
它日重贻旰食之忧,故具述凶歉之实以闻,不敢妄及臆说
伏望圣慈,察其心而信其言,救其灾而弭其患。
不胜战汗待罪之至。
贴黄〕臣居乡田至少大熟之年,所收不过千石
四子因官置到共有百石通一岁秋苗才百有馀石,非是营私饰说
前件所奏,尚犹不尽琐碎
朝廷密遣察问,有一欺诳甘伏罔上之罪。
伏乞圣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