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先君绍兴二十六年二月二日1156年11月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四、《盘洲文集》卷七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三、三八、《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
先君讳某,字光弼饶州人
曾祖讳某。
祖讳某,赠中大夫
皇考讳某,通直郎,赠右太中大夫
妣太硕人董氏。
先君政和五年进士第,主台州宁海簿。
会令去,摄其事。
民旧苦市绢不均先君始令物力百千者赋一匹
大姓王隆多买田,不受税,岁才五十匹,至是数增三倍
以次定赋,蠲贫弱者四千八百户。
李氏富而戆,家藏妖书,号《二宗三际经》,时节邻曲,醵香火祀神元,未尝习也。
奸人入伍中,通其女,既泄,即告县,逮送狱。
先君入食,有小吏偶语喜甚
诘之,曰:李氏辈赂钱五十万,故喜。
先君曰:是下狱属耳,而赇吏若此可缓乎?
即呼囚庭下,委曲问情,得并告者平决之,吏骇顾失色
方腊反,台之仙居民应之,踪捕反党。
旁县一日菜食数百人至县,丞、尉皆曰可杀先君不得
丞、尉赏秩,不踰年相继死,皆见所杀为厉云。
南京国子博士,未上,贼犯杭州经制使陈公亨伯檄主饷。
奏功宣教郎,为秀州司录事。
宣和六年秋大水,田不没什一
流冗塞路仓府空虚,无赈救策。
先君白郡守,以荒政自任
悉籍境内留一年食,发其馀粜于城之四隅外。
市直钱五,戒米肆揭贾于青白旗上,巡行无时,抶其旗靡者,皆无敢贵籴
不能自食者,官主之。
立屋于东南两废寺,十人一室男女异处
防其殽伪,涅黑子识其手,东五之,南三之,负爨樵汲有职。
民羸不可杖,有侵牟斗嚣者,乱其手文逐之,皆帖帖畏伏
借用所掌发运名钱,钱且尽,会浙东纲常平米斛四万过城下先君遣吏锁津栅谕守,使截留
守噤不肯,曰:「此御笔所起也,罪死不赦」。
先君曰:「民仰哺当至今腊未尽中道而止,则如勿救,宁以一身十万人命」。
讫留之。
亡何廉访使者王孝竭至郡,曰:「平江哀号诉饥者旁午,此独无有,何也」?
守具以对,即延先君,如两寺验视,民肃然无出声。
孝竭曰:「吾尝行边军政不过是也。
违制抵罪,得为君脱之」。
且厚赏,呼吏草奏
先君曰:「免戾幸矣,安所赏?
但食犹未足公能终惠,复得二万石乃可」。
孝竭以闻,米如请而得。
至麦秋,民相携以归。
前后所活九万五千馀人
州人不死凶年先君出,无不加额,呼为「洪佛子」。
累官朝散郎
丁太中忧,还乡奔丧
硕人年七十矣,与弱孙在秀。
诸卒以城叛,卤掠,无一家免。
过门皆曰:「此洪佛子家也,毋得入」。
贼平,先君还,过临安
苗傅刘正彦出逃伏诛上将迁狩建康
先君上疏言:「今内难甫平,外敌方炽,若轻至建康,恐金人乘虚侵轶
宜遣近臣,先往经营庶事告办,鸣銮未晚也」。
庙谟已定不能从。
既而悔之,上问宰辅:「近谏移跸者为谁?
安在」?
丞相张和公知枢密院,以对。
过秀,邀先君平江欲以部使者二凶
捷书至,乃止。
辞归,和曰:「吕丞相欲见君」。
即遣直吏介谒。
俄有旨召见时方墨衰绖丞相脱巾服衣之。
既对,上以国步艰难两宫远狩为忧。
先君极言天道好还裔夷安能久陵中夏
此正春秋之役,天其或者警晋训楚也」。
所言反复,当上意
上曰:「卿议论纵横,熟于史传,有专对之才,朕方择使,无以易卿」。
先君以母老父恳辞不许
徽猷阁待制,迁五官,假礼部尚书,为奉使大金军前使。
令与宰执国书先君欲有所易辅臣护其文,不喜,遂抑迁官赐告
一日归别,先君持太硕人拜且泣。
长子适甫十三岁,逖以下襁葆呱呱省别,行路不能仰视先君佛子也。
淮甸蜂起,兼淮南京东路抚谕使,俾李成以兵护。
南京方与耿坚楚州,以责其降虏为名,实持叛心。
先君遣书曰:「汴涸,虹有红巾,非五千骑不可往,军食绝,不克惟命」。
先君可撼,阴遣说之曰:「君越数千里赴国家急,山阳纵有罪,当禀于朝。
擅兵攻围名勤王,实作贼尔」。
坚意动,遂强歛兵。
先君行,未至泗境,谍云有迎骑介而来
副龚璹曰:「事叵测虎口渠可入」?
送兵亦不肯前。
先君不得已,遂返。
上疏言:「李成朝廷抚恤,稽餫饟,有引众纳命建康之语。
今靳赛据扬州薛庆高邮,万一三叛连衡何以待之
含垢养晦之时,宜选辩士谕意,优进官秩,畀以京口纲运,如晋明帝王敦可也」。
疏奏,上遣閤门宣赞舍人子仪抚谕,给米五万石,令第将士貤恩
初,先君戒所遣吏,须疏从中出,乃诣政事堂副封
时方直达,忤宰臣意,以托事滞留承议郎,许出滁阳路。
张守忠、李贵啸颍上,道益梗,提举官范潩、张锐尝招尉之,旋复乱。
先君顺昌,闻贼有至近郊牛驴市物者,约与相见谯门下。
先君晓譬切至,曰自古白头贼。
贼竦寤,请归报其渠,乃为书至其窟穴
守忠、贵听命,率所领入宿卫
守忠初名俊入朝赐今名;
李贵即俗所谓阎罗者。
先君间关太原,留几一年,虏遇使人礼益削。
及至云中大酋粘罕迫遣副使官伪齐。
先君曰:「万里衔命不得两宫以归,大国不以足有中原,当还诸本朝,乃违天以奉逆豫。
豫可磔万段,顾力不能忍事之耶?
今留亦死,不即豫亦死,偷生狗鼠间,甘鼎不悔也」。
粘罕怒,命壮士以下,执剑夹承之,先君不为动。
贵人唶曰:「此真忠臣也」!
剑士,以目为跽,请粘罕怒少霁。
流递于冷山,与假吏沈珍、隶卒丘德、党超、张福、柯辛俱。
副使至汴,受豫命,知恩州
流递中国编窜也。
云中至冷山,行两月程,距虏二百馀里。
苦寒四月草始生,八月而雪。
土庐不满百,皆陈王悟室聚落
悟室使诲其八子,或一年不给衣食,盛夏至衣觕布。
番课四隶,采薪它山,尝久雪薪尽,至乞马矢煨面而食。
绍兴二年使者王公伦归,为上言之,即下秀州存问家属赐银绢二百。
未冠,得监南岳庙
先君辱于悟室十年,多为诗文以讽,皆忧国伤时语。
悟室尝得献取蜀策,持以问先君先君历陈古事梗之。
悟室欲吞中国,曰:「孰谓海大
我力可乾,但不能使天地相拍尔」。
先君曰:「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
自古岂有四十年用兵不止者」?
数数为言所以来为两国大事,今既不受使,乃令深入小儿兵交使在,礼不当执。
悟室或应或否。
一日大怒,曰:「汝作和事官,却口硬,谓我不能杀汝耶」?
先君曰:「自分当死,顾大国无受行人之名,此去莲花泺三十里,使之乘舟一人诸水,以坠渊为言可也」。
悟室义而止。
两宫蒙尘五国城,尝遣私人奏书,并献胡桃脩、粟面诸物,两宫始知赵氏中兴
永祐陵讳闻先君北乡血泣旦夕
后遇讳日,即燕山开泰为文以荐,其略曰:「故宫禾黍,改馆徒馈于秦牢
新庙游衣冠招魂但歌楚些
虽置河东之赋,莫止江南之哀。
遗民失望痛心孤臣久絷惟欧血」。
又云:「盛德之祀,传百世无穷
在天之灵,继三后不朽」。
故臣读之,无不掩涕
虏已遣使约和,悟室问所议十事先君折之甚至
曰:「封册虚名
年号本朝自有;
金三千两,景德所无;
东北丝蚕大国有其地矣,绢不可增也。
至于淮北人摇民害计,本朝不可
景德之盟,南北所得人皆不取
载书犹在,可覆视也」。
悟室曰:「吾固欲取投附人诛之以惩后,何为不可」?
先君曰:「昔魏侯景举十三州地归梁,梁武帝欲以易其侄萧明景遂作乱,陷台城,仆两帝
中国所监,决不相从」。
悟室稍悟,乃曰:「汝性直,所言不诳我,吾与汝如燕,遣汝归」。
遂行所存沈珍、丘德、党超三人
既而莫公将北来,议不合,囚涿州,事复变。
道达靼帐,其酋闻洪尚书名,争邀入穹庐出妻女胡舞,举浑脱酒以劝。
到燕一月越王兀术族悟室,党与坐死数百千人
独先君故与持论,身几死数矣,兀术知之,故得免。
燕人重先君执节争持酒食劳苦
先君间行廛市物色谍者,得赵德,书机事万言故絮中以归。
曰:「顺昌之役,虏震惧丧魄,燕之珍器重宝悉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
王师亟还,自失机会,虽再躏河南,后必更成」。
具以悟室问答语并两宫诸王所居报上
是岁绍兴十年也。
明年夏,求得皇太后书,遣邵武男子李微来。
大喜,因御经筵讲读官曰:「不知太母宁否几二十年,虽遣使百辈不如一书」。
遂官李微
其冬,复以书曰:「虏已厌兵,势不能久,异时以妇随军,今不敢携。
朝廷不知虚实卑辞厚币未有成约不若乘胜进击再造反掌尔。
所取投附人,只欲保守江南,归之可也,独不监侯景之祸乎?
若欲复故疆,报世雠不宜与。
胡铨封事,此或有之,知中国有人,益生惧心。
张丞相名动殊方可惜置之散地」。
并问李、赵二相安否,献六朝御容徽宗御书
其后和定,祐陵及太后归音皆先报。
凡四年中,以文书至者九。
数陈军国利疚,谓施行之则宗社生灵之福,留中莫得闻。
先君无隐情,归国以此触罪
诸子惧深祸,过庭不敢一问北事,故忠谋秘策不详得,独系帛书所存大略如此
尝有旨以先君母老,赐钱百万,又与将仕郎恩泽五人,它赐予者三。
参知政事万俟公出疆,上知先君急阙,命其副特持赐金帛
十二年二月,适、遵滥登博学宏词科
宰臣以所试制进读,上顾姓名,问曰:「是洪某子耶
父在远,能自立,此义报也,可与升擢差遣」。
故遵除秘书正字,适为删定敕令官,继亦改秩入馆
博学宏词改科即除馆阁,自遵始。
次月,宰辅贺皇太后有来期,上曰:「洪某身陷虏区,乃心王室忠孝之节,久而不渝诚可嘉尚
某之二子并中词科,亦其忠孝之报也。
士大夫茍能崇尚节义,天必祐之。
先圣福善祸淫之训,于某可以见矣」。
语在《慈宁宫回銮事实》。
初,宇文虚中既换虏官,欲扳先君分谴,乃力荐于虏庭,换先君翰林直学士,力辞获免
虚中详定礼仪使,始造赦,其文复及换授
先君诉虏相韩昉,乞于真定大名养济,图逃归计
虚中赞其决,遂换中京副留守,复力辞。
大怒,降留司判官,为承德郎
行者屡矣,誓以死,不就职
虏法,虽未换官,曾被任使者,永不可归
欲以计堕先君,令校云中进士试,使者上道
先君日损食,阳为有疾状
既至,谓院官曰:「今取士诗赋,吾故学经耳」。
曰:「岂不出语策士乎」?
考官孙九鼎者,有大学旧,为以疾闻,得回燕。
虏议遣奉使人各还其乡,因赦及之。
使者幸稍徙,多占淮北无敢言淮以南者。
先君实以饶州闻,张公邵、朱公弁亦自言和州徽州人
议和,还淮以南使者,故先君三人在遣中。
用事者多曰:「此等人若放了,几时更有?
不留,后必为我患」。
归计屡欲变。
参知政事王公使至燕,先君得虏阴谋,从坡上与馆中人语,为留守王所获对吏,将驰流星骑上其事。
副留守渤海高吉素嘉先君委曲护出之,且易以它牍。
先君月馀,方以元牍奏。
入境,追者七骑,至及诸淮,则在舟中矣。
至旴台,以奉使无状自劾
上方以来归为喜,报无罪可待,日以御扎趣觐。
既至阙,登时见
内殿奏事罢,力求乡郡老母
上曰:「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岂可舍朕去也」?
内库金带鞍马
既又以马惊,复拜赐,又赐御铭盾制琴一、黄金叁百两、帛五百匹、象齿三百斤、绵、香、酒、诸果物
中使踵门咨访宸章沓至,且谕旨柄用
皇太后之归也,过燕,先君冒禁朝焉。
陛对,乞赐见明日即召之。
慈宁殿已设帘皇太后顾帟人:「吾故识尚书矣」。
命彻之,问劳优渥,语必称尚书,赉予系道
东朝封外庭臣,唯先君一人
宰相秦桧肆言无所避,弥三日不休,曰:「张丞相虏所尊惮,乃不得用
钱塘暂跸而景灵、太庙土木之工,示无中原」?
语侵秦皆类此
秦语适曰:「尊公信有忠节,得上眷,但官职读书,速则易终而无味要当黄钟、大吕乃可九日」。
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
虏来取赵彬辈三十家,先君疏言:「昔晋韩起谒环于郑,郑小国也,能引谊不与
虏既限淮,臣官属吴人,留不遣,盖虑知其虚实情伪也。
彼方困于蒙兀,姑示强以试中国,若遽从之,彼将谓无人而轻我矣」。
后三日,复上疏言:「或以不与之故致渝盟,且曰俟渊圣皇帝皇族归乃遣」。
又言:「王伦郭元迈辈,以身徇国,弃之不取缓急何以使人」?
辞益剀切
经筵故实,引楚平王子旗伐吴事,因言:「吴取州来,楚弗与校,抚民治国五年而后用师
淮右民劳流散宜时使薄歛,勿令转徙无告中兴急务也」。
秦益不喜
初,虏围楚州不下,时秦留粘罕所,虏使草檄谕降,有室撚者在军知状。
先君与秦语及虏事,因曰:「忆室撚否?
别时托寄声」。
色变而罢。
明日侍御史李文会先君在朝生事,遂出知饶州
时太硕人春秋八十有五,昼锦膝下,学士大夫荣之。
年大水,秦方钳天下舌,不得言
中官白锷,从皇太后北归者,宣告:「燮理乖盭洪尚书名闻华夷,顾不用」!
秦闻,系大理,狱
不识先君,特以虏中知名故。
既流岭海谏议大夫詹大方先君刎颈交更相称誉,遂提举江州太平观
未几丁太硕人忧,先君恨牵久使事承颜阙养,空囊中办大葬一椽一石,心营指授终日挟杖,与工佣等劳。
御史中丞何若犹论先君睥睨钧衡不靖者。
服除,复得太平观
州通判李勤太守王公洋、同僚陈公之渊积不相能,且幸以讦进,诬先君作欺世飞语,王、陈与闻之。
有雅憎先君者,从中实其事。
殿中侍御史余尧弼以为言,王、陈罢去先君濠州团练副使安置英州
既至,得僧舍数楹于黄茆竹中,居之泊如
地产奇石,遣僮嬴粮幽讨罗列四壁下,手斧凿,昼连夕丁东其间
人倪察老矣,以承务郎守郡,自谓秩卑无奥主
新兴守以巧中迁客取使节,意跃然效之,钩先君奇货使主兵官左右罅隙,捕鍜家奴狱中,欲持一两事酿成罪以梯己
未及发,察死。
其后徙居北山中,仍年溪涨通衢,没其栋。
先君容郡人避水,扶襁老稚填溢堂庑,几千指,皆廪食之,数日水退然后去。
先君半世朔庭,入翰林旬浃还乡三秋执丧之日过半
屏徙厉土、岚毒侵淫,无珍膳良药自辅,二年而瘴作,盖不食十有八日,惛不知人
尝少寤,口占秀州救灾事授诸子
呼天请命夜梦帝所,有宣赤章云云者。
诘朝即能食,至于复初。
二年,乃卧末疾
九岁,始复左朝奉郎,主台州崇道观,居袁州
未隃岭,疾革,以二十五年十月二十日薨于南雄后一日秦亡。
讣至,辅臣入奏,上嗟惜久之,即复敷文阁直学士
制曰:「有功见知圣人醲于用赏;
不幸而过,君子为之动心
矧予严近之臣,备载忠勤之绩。
眷倚方渥,爱憎随生。
一眚投荒,积九年而不徙。
人无言者,朕甚念之。
洪某学有本源,气存刚大
惟知忠力以卫上,不顾险夷在前
君命以干征,厄海滨不悔
诚贯白日,声震朔方
义重于生,耿恭玉门之望;
天将悔祸苏武汉节而归。
大节无亏多言不宥。
解禁林之直,卒迁瘴岭之南。
阅岁滋深,馀龄可悯
宜畀真祠之逸,仍增延阁之华。
宠光归安乡社」。
自圣上躬万几,还逐臣非罪者,先君以不闻。
圣意哀厚,首得旧物,使及其生存而宠之,故训恻怛如此
遗奏未至,特诏四官
推遗、致恩,别以一孙江东漕司襄事
先君英傥有奇节。
诸生待庭试京师伯父给事南床王黼中执法,慕先君为人,欲女以女弟
给事以同台故,曲为平章
先君恳拜曰:「妇所以舅姑也,家素壁立,今暴得一官,乃令鼎贵荐女,身得计矣,如父母何」?
暨擢弟,朱勔请昏资送万计,且啖以显仕,拒尤力。
不获命,脔榜中周审言婿之。
及周直内阁,服金带,为秀州先君乃在幕下人为先君惜之,视之蔑如也。
使虏得修职郎四人,时有六子,独适预名,三以官弟侄,且乞以一弟晔奉甘旨
故晔布衣夺哀秀州判官
弟侄姊妹之家,以先入官七人庶弟孤侄虽多,力为谋昏对。
前后赐物,班内外之亲,无馀嬴。
不为问舍求田计,窀穸即功,始假贷
一廛未及穫而贬,已贬犹岁割以赡亲之贫者,至自奉恶衣櫔食不择
初,抚谕京淮,降空名告身二十通,以便赏功,存其半。
或求窜名,却弗应,封以还尚书
懿节皇后之姨高氏与其夫赵伯璘隶悟室戏下,贫甚,先君屡赒之。
范蜀公之孙祖,虏不以为官,佣奴之。
先君使以东坡所为蜀公铭白曰:「我官人也」。
虏曰:「东坡书之,不疑矣」。
即释之。
先君资以归装。
贵族有流于黄龙府优籍者二人先君副留守赵伦除其籍。
刘公光世庶女小丑在虏豢豕,为赎以重价,求匹偶衣冠之家。
略为人奴者,赎之数十人
张待制宇发蔚州,死云中
先君过荒寺,见其,携之至燕山,授其仆钟禹功,使葬。
司马侍郎朴握节以死,居数年无有能明之者先君为陈本末,诏以忠节显著,赠兵部尚书
其归也,北人治饯具几月。
使者至虏,多问先君今何官,居何地。
先君天性强记,书无所不读,虽食不释卷稗官、小说暗诵连数千言
宣、政间,《春秋》之学绝,先君独穷遗经贯穿三传
在冷山,摘褒贬微旨作诗千篇北人传诵习,欲刻板于燕,先君弗之许。
姓氏尤精,官浙部日,使者胡公直孺尝问祖之所自出先君曰:「姓书以胡为陈胡公之后
,妫姓也。
谥为氏,齐亦有胡公岂独陈乎?
盖胡自有两祖,春秋有胡国,尝以女聘鲁襄公,《经》书夫人归氏薨』,则胡以国氏,归其姓也。
今为安定胡氏,晋胡奋其后也。
魏孝文入洛,改功臣复姓,以纥骨氏为胡,今所为河南胡氏者是也」。
同列董公将戏曰:「董亦有两祖」?
曰:「昔飂叔安裔子董父善扰龙,帝舜赐姓曰『董』,封诸鬷川鬷夷其后也。
辛有二子董督晋典,晋于是有董史,因为董氏,董狐其后也」。
二公叹服
琴弈好古,能别三代彝器
书画不计直,必得之乃已。
有书万馀卷名画数百卷,皆厄兵烬
居穷绝域,复访求囷载以归。
四夷附录》所载西瓜先君持以献,故禁囿及乡圃种之,皆硕大西瓜始入中国
有《文集十卷、《春秋纪咏》三十卷、《輶轩唱和集》三卷、《帝王通要五卷、《姓氏指南十卷、《松漠记闻二卷、《金国文具录》一卷
先君刚直,言不诚不发,虽与人尺牍,无一字过誉
胆略,遇大事敢为。
平居慷慨,有经略四方之志。
常语诸子曰:「在北方久,料之孰矣,今其势日削可以凭轼取之。
河朔时,见父老指其子孙,云:『是皆生长兵间,已二十馀矣,不知有宋
我辈老且死,恐无以系思赵心』」。
不幸大忤时相挫抑颠沛,天不假龄,赍志没地
诸孤不孝不及见其成大功名也。
苍天苍天安所声痛!
先君自为从官不报考功课,故官朝散郎,以赠至大夫,职至徽猷阁直学士,爵至鄱阳郡开国侯食邑至一千一百户,寿至六十八。
娶沈氏,左太中大夫复之女,封硕人
初,先君眷恋庭闱不忍去。
硕人以移孝显亲谆谆勉之
且曰:「妇孝,足以起居,切毋以我老关念」。
既越疆,胡马南牧音邮绝不相及
硕人倚门积忧,几罢寝食硕人左右虞侍极意顺适,致太硕人康宁,及见先君之归。
择师诸子,则不远千里
妾侍恩纪,爱其出于己生。
叔妹娣姒,细粗柔刚不同一切得其欢心
中外妇德之最,必以为法。
即世五年先君始还,以不为戚,故终不忍复娶。
洪氏始居乐平之金山,自曾祖府君种德重义,以气节闻。
中大夫蚤世二孙幼,府君慨然所以立计,即挈诸城中,访先生贤力教之,因占籍鄱阳
长孙彦升起家,遂给事中
太中不遇,至先君益显。
八男子:适,左奉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遵,左朝奉郎秘书省正字、兼权中书舍人
迈,左宣教郎通判袁州
逖,右宣义郎徽州婺源县丞
逊,右承务郎佥书连州判官事;
邈,右承奉郎江西安抚司准备差使
邃、迅,未仕。
女子,嫁左从政郎池州建德县余执度右迪功郎潭州湘阴县主簿王駜将仕郎臧栋,一幼。
孙男十一人:槻,右迪功郎江东转运司准备差遣,柲、灌、楀、栐、桴、楹、𣚃、槔、绵、栶。
九人
初,先君得合葬于滃潭,去五里所,其乡曰「和风」。
南管故县之原,瞻爱其山川,呼畚锸画墓位,曰:「吾百岁后必于斯,从二亲不远矣」。
薨之明年,孤适等恸哭行所卜问丛辰五行家十一月丙申以其日蒇事
忍死纪实,求立言君子大书,且以备太史氏采择云。
绍兴二十六年二月二日,孤某等泣血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