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吕居仁舍人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二、《文定集》卷一六
平日未尝学《春秋》,比因考究诸家之说,窃谓愿读《春秋》,必先明圣所以制作之意,苟于宗旨有所未明,虽有得于片言只字之间,终无益也。
因有疑曰,《中庸》曰「非天子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又曰「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不敢作礼乐焉。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亦不敢作礼乐焉」。
然而作《春秋》者何也?
今胡氏之说,曰《中庸》诚有是言也,不曰春秋天子之事乎?
止以一言蔽之而不辩何以作《春秋》,终不足以方来之惑。
既曰不可矣,不敢矣,又从而为天子之事,则圣人言行盭矣。
或曰春秋》非有所褒贬,特托行事明王而已,故曰天子之事。
如是,则六经明王道也,而独于《春秋》曰「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何也?
吴、楚之君,爵则公也,僭则王也,而《春秋》书曰子,此其彰明者,不得之无褒贬也。
赏罚不出于时王,而圣人自为之可乎?
此所甚不晓,营营于中而未知所决者,敢望不倦指教幸甚幸甚
至于所谓夏时冠月,以周正纪事,极为牴牾
周人虽建子,必不以十一月为冬正月使其以为冬,则是夏时矣。
孔子虽用周正,而以十一月为春,乃与夏时相悖安得谓之行夏之时乎
其说春正月无冰,曰今在仲冬之月,燠而无冰,是以正月仲冬矣。
至其说冬大无麦禾,则曰麦熟于夏,禾成在秋,而书于冬者,有司计岁入之多寡然后仓廪之竭也。
正朔可改天时一定,今所书冬者,以为夏时之冬耶,则是圣人所用正朔前后自相乖戾
以为周时耶,则不熟于夏,禾不成于秋,而冬乃纳禾稼涤场圃之时矣。
不知何以牴牾至此,因书及之,并乞知察,亦以见立言之难也。
无由侍坐,以请所疑,临书不胜拳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