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沙县罗宗约墓志铭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一、《文定集》卷二二
宗约罗氏讳博文
曾祖安中,赠中奉大夫
恭人邓氏。
祖畸,朝请郎右文殿修撰
妣张氏、陈氏,皆宜人
彦温右从事郎、知建宁府瓯宁县事,赠右承议郎
妣邓氏、黄氏,皆赠太孺人
其先豫章人唐长庆中有为南剑州沙县者,因家焉。
五世孙觉,始举进士再世右文公以懿文清德显重于世,至宗约复以道学行谊克世其家焉。
宗约生有异质家人试以晬槃,一无所顾,独匍匐书册之言性理展玩久之
右文叹异为文以记其事。
年十馀,遭瓯宁府君丧,哀毁成人治丧葬必诚必信。
右文公奏补官,授右迪功郎福州司户参军
临事不苟,无钜细皆有条理
再调静江府观察大使桂管岭徼以西一都会,府事既已丛剧,而连帅监司亦多委以事,宗约从容治办
时秦氏用事士大夫忤意窜斥系踵南来宗约善遇之,至或鬻衣以济其乏。
右宣义郎、知赣州瑞金县事,始至岁歉,宗约先事储积既而发廪赈赡,事皆躬临之。
至诚恻怛,虽一主惠爱无所惜,而措置纤密精明,人亦不能有以欺也。
县故多盗,宗约方略,得首恶数人寘诸法,境内帖然
会故丞相魏国张忠献公都督江淮,请以为干办公事,其募兵和籴,皆不扰而济。
张公再入相,宾客例出幕府,以宗约和州,未赴而四川制置使奏辟参议官
宗约详审精密,每论事反覆殚尽归于至当而后已。
尝至兴州将士宣抚使以礼致遗,为钱三百万。
宗约不欲受而难于辞,还次汉州,州方治贡院,以五十万助之,馀悉输制置司公帑
横渠夫子之家避地流落,贫不自振宗约访得之为言于帅,延至府学蜀士所劝焉。
士之游宦蜀土,贫不能归者,宗约出捐俸钱周之,赖以济者甚众。
累迁承议郎秩满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
行至嘉州,得疾,其同行来问者,宗约疾病拱手端坐惰容,盖其持敬如此
一日忽曰:吾将逝矣,然幸大事已竟,可无憾
不起
乾道四年四月甲辰也,享年五十有三。
同行聚而哭之,解其装以理丧事,则独有数千卷,馀金仅足以归其柩而已
相与叹嗟以为不可及
十有二月壬寅,葬于沙县岩地祖茔之旁。
宗约娶陈氏,了斋先生之兄孙女也。
子男二人,曰问、曰辟。
孙男八人,女七人,皆幼。
宗约资禀和粹沈静寡欲
其处己待人,一以诚敬
平居怡愉,人莫见喜愠之色。
闻人之善,称慕不及,至其有过,则常若有所隐避不忍言也。
人患困乏,如切其身,年几三十,既丧其耦,屏远声色一榻萧然,惟乐善不倦嗜欲
闻天下之士有一言一行几乎道,至或千里求之。
其同郡李愿中受业龟山先生杨文靖公宗约从之游,多所发明于是吾道之尊,其自信益坚矣。
宗约为人,虽笃意学问不为文词,虽力行善事而不徼名誉,虽爱众亲仁而非以为悦也故世之知宗约者亦鲜矣。
其孤以枢密院编修朱熹元晦所为行状以来请铭,余与元晦皆知宗约者。
铭曰:
汲汲其求,兢兢其持。
保此无憾,全而归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