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二、《文定集》卷二三、《梅溪集》附录、嘉靖《温州府志》卷五、《南宋文录录》卷二三、民国《乐清县志》卷二、《宋元学案补遗》卷四四
公讳十朋字龟龄姓王氏温州乐清人
曾祖信,祖格,父辅。
父以公贵,赠左朝散郎
母万氏,赠硕人
其先钱塘徙,至朝散公始业儒有声
公少颖悟强记博览为文顷刻千言
事亲尽孝
其居乡进取予必以义,后学师尊之。
既入太学多士推敬焉。
太上皇帝躬揽权纲更新政事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于廷,诏:「对策中有指陈时事鲠亮切直者,并置上列无失忠谠无尚谄谀称朕取士之意」。
既而考官公所对进,上临定其文,以为经学淹通议论纯正,可第一」。
唱名则公也,士论翕然称惬
诏益严销金铺翠之禁,且以交阯所贡翠羽焚于通衢,实自公发之。
左承事郎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公事
又诏:「王十朋系朕亲擢第一人,欲试以民事,尚待远缺,可特添差绍兴府签判」。
秩满,除秘省校书郎,寻兼建王小学教授
北人背盟朝廷疑之,犹未敢诵言为备。
公因轮对,力陈其不可无备者。
且曰:「禦戎之策,莫急于用人
用人之要,莫先于人望
今若内若外,士大夫军民咸谓有天资忠义才兼文武、可为将相者,有长于用兵士卒乐为用、可为大帅者,或寘散地,或守远郡
陛下起而用之,可以士气,寝敌谋」。
又言:「三衙管军,或久而不代兵柄在手,利权财赂又皆入其门。
且其官至三公枢密所以节制诸将者,乃班其下,倒置如此,其能节制之乎」?
并及诸军承受皇城逻卒之弊,其他指陈,率人所难言者
公之将有言也,人皆危之,而上开纳焉。
既而诸军承受逻卒亦加戢,更定枢密管军班次管军引去边备益严,旧人相继复用
自昔人臣一事,或章十数上,或合众力争不能回,公以一言意而事皆次第罢行,于是天下仰上之聪明大度虚怀从谏非徒优容而已
大臣不乐者,公亦数求去,除著作佐郎,罢其兼职
公以求去得迁,力辞不许久之大宗正丞,仍待次
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
今上即位,除知严州
未赴间,召对,公奏言:「太上皇帝耄期倦勤之时,而以天下授之陛下,贤于远矣。
陛下所以仰副太上付托者当何如
重华协于帝,然八元八恺,尧未及举而舜举之,四凶,尧未及去而去之。
社稷之大安危民生之大休戚人材之大进退朝廷之大刑赏其所行者宜若所以协于尧而行之,以彰太上知子之明,以尽陛下继述之道」。
又言:「今和戎战守之议未决,臣谓或战或守,当相时进退,而和决不可议也」。
又言:「右相虚位天下拭目陛下此举
必诸大夫国人皆曰贤,然后用之可也不可非其人以失天下望」。
司封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又兼崇政殿说书,除国子司业
诸生固已迎服矣,而公于学校事,其细微曲折粲然前知,所举措不当人心者。
会诏百官言事公上以为百官进退者,大臣之职;
论思献纳者,侍从之职;
正朝纪纲者,台谏之职。
今居其位者,往往不举其职,宜有以董正之。
虽然,此特人臣之职也,而人主大职事,曰任贤、曰纳谏、曰赏罚」。
言反详尽,切于时务。
上览嘉之,即召公工部侍郎张阐便殿从容天下事甚众。
请退,复留者再,赐坐,赐酒,又赐御书
隆兴元年四月,除起居舍人,改兼侍读
公与左史同奏史职废坏者,其一曰起居注录本进呈非古,欲勿进;
其二曰虽侍立而在殿东南隅未尝闻天德音,如二府自有《时政记》,其馀臣僚登对,欲许令史侍立
其三曰后殿侍立前殿则否,于义无据,欲前殿侍立
其四曰直前奏事,欲不必豫牒閤门及候班次
皆从之。
越月,除侍御史
公素刚毅直称天下,至是人皆曰真御史矣。
公益自任当世之重,大抵以定国论人心为本而去其害治者,不屑屑于细故也。
江淮都督府出师进取宿州,敌悉众来争,我师退守淮,都督张公浚上表自劾
公奏曰:「臣自总角在草间,闻强敌中国痛心疾首,义不戴天
臣素不识张浚,闻其天姿忠义,誓不与敌俱生,实敬慕之。
顷以馆职轮对首言敌情不测,乞用等。
既而敌果大入,太上皇帝亲征,遣建康府
陛下即位,因以江淮都督之任委之,天下以为当。
去冬被召至阙,前后进对,皆以为恢复大计仰赞圣断,又乞陛下勿贰,以济大业
二将灵壁虹县宿州,降三大将一月三捷,议者皆服陛下为难
王师不利横议蜂起
臣尝奏陛下用兵,为祖宗陵寝而举,为二百年境土而举,为中原吊民伐罪而举,与古帝王好大喜功开边生事不同
投机而进,知难而退
益当内修政事俟时而动。
陛下刚明果断规模固已素定,然异论纷纷不肯
待罪,臣岂可居风宪之职?
欲望正臣妄言之罪,特加窜殛」。
诏以公权吏部侍郎,辞不拜,乃以集英殿修撰饶州
乾道元年七月移知夔州,寻除敷文阁待制
三年七月移知湖州
未几得请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才数月,起知泉州,进直学士,又移知台州
公以病力辞,且乞致仕,乃复提举太平兴国宫
七年三月,除太子詹事,召旨敦趣
公力造朝,上特御选德殿而公足弱不能趋,召给扶减拜,且赐坐。
又诏权免朝参,又遣使以告,及金带就赐。
三上章乞致仕,乃诏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命下而公薨矣,寔七月丙子也,享年六十。
上闻嗟悼赙恤有加,令两浙路转运司给葬事。
积阶左朝奉郎封乐清县开国男,至是赠左朝散大夫
遗戒丧事毋得佛老教,诸孤行之。
十有二月丙午,葬公于县左原白阡。
硕人贾氏,有贤行先公二年卒,至是合祔焉。
三人,闻诗、闻礼,皆太学生,孟丙早卒。
公两郊祀恩,皆奏其弟,故二子皆未仕。
二人,长嫁进士万全,次许嫁贾梓。
孙男四人
公立朝议论,出处大节,既如此矣。
初公以文学先天下,人谓其于吏事未必数数然也。
自为郡佐遇事不茍,民有讼久不决,多走诸司乞委公。
文书填委一一翻阅不以付吏,审核情伪参用经律,所与夺人厌伏
治郡既以廉洁正率其下,间有不善者,则反复告戒诚意笃至,人亦有耻,故未尝按吏。
为文劝导百姓,以迁善远罪之意,有争讼则晓以义理,多退听者
鞭扑罕用,事至立断
其甚不得已推鞫,亦不淹系,故狱屡空
未尝遣官吏至县而人素信服,事亦举。
利有可以予民者予之,输租使自操概,而用度有节,故财亦足。
月率两诣学宫延见诸生从容诲诱,且以询究郡政
饶久旱,公下车即雨。
久雨伤稼,公入境即霁。
每罢郡,士民涕泣遮拥不容去,或借留部使者不得,则奔走道路,或越境不忍别者。
泉人闻公丧,会哭于开元僧舍,又立祠堂以事之。
近世为政得人心未有如公比者
公有梅溪前后五十卷,《尚书》《春秋》《论语》《孟子讲义,皆指授学者,未成书也。
公于文专尚理致不为浮虚靡丽之词。
论事章疏,意之所至,展发倾尽无所回隐,尤条鬯明白
盖自汉氏尊用儒术而士或饰诈,或阿谀取容至于守节死义能为国重,则未必以儒名者,世遂以儒相靳。
若公之学问粹然一出谨守力行之,义之所在疾趋径前,未尝利害毫发顾避
更阅夷险特立不回,施于政事左右具宜。
信乎其有本如是也,呜呼,此真所谓儒者耶!
铭曰:
廷用儒,黯独戆朴
淮南惮之,谋不敢作。
公孙辈,发蒙振落
岂不用,其效奚若
孰知其故,鼠腊非璞。
公之节义,视黯无怍。
屹然立朝,作世郛郭
正色凛凛,危言谔谔
招之不前,麾之不却。
猛虎在山,卫及藜藿
出守四郡治行皆卓。
胡为然,非智之凿。
圣有谟训守约施博
惟其躬行粹美无驳。
道固如是不由外铄
于彼汲直如玉而琢。
我为铭诗,以表儒学
人虽云亡,尚有矩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