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斋记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七、《南涧甲乙稿》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信阳市
绍兴二十四年,予始识吾季真于信阳,爱其温然之文,挺然之姿,将有以世其家也。既而谓予曰:吾尝以「淡」名吾斋,吾自求其说不可得也,子能为吾言之乎?予笑曰:子能言而不言者也,而吾可以不言言之乎?夫天下之至美者,五味也;至贵者,五色也。嗜于口而悦于目,虽吾不异也。醴吾知其为甘,鹾吾知其为咸,醷吾知其为酸,姜桂吾知其为辛。至于泊然而无味者,非子之说乎?青黄者,吾知其为黼黻;红紫者,吾知其为绮绣。至于混然而无色者,非子之说乎?故泊然而无味者,水之谓也;混然而无色者,太虚之谓也。今夫水流为江河,发为井泉,挹之浏然以清,激之锵然以鸣,投之五味而随所入焉,而水之质盖不可名状也。人见其味之泊然也,遂以淡归之。今夫太虚大而寓于天地,小而限于一室,山岳窒之而不为盈,瓮盎贮之而不为幽,间以五色而随所寓焉,而太虚之质盖不可名状也。人见其色之混然也,遂以淡归之。且彼其能受五味而纳五色者,岂不以其质之不可名状欤?使其定而不易,则酸者不可以为咸,而青者不可以为黄矣。君子之于道也,内以存其心,外以应于事,虽酢酬万变而无留焉者,是亦将泊然混然而后已也。夫惟泊然混然,故随所用而无不可。然世之为是说也,茍以为无婴于名利而不湛于嗜欲,泛然与世不相町畦,则亦不足以独立于万物之表,是犹畏夫五味之泊、五色之杂者也。由是之说也,虽朝泊于五味而暮杂于五色,固未有害,彼其明于体而未达于用耶?季真曰:然。子之说信辩矣,吾将寘于壁而徐思之,子其以是为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