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私试策问 其三 王导谢安兼统内外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八、《莲峰集》卷四
古之兴王其所委寄责成任天下之托者,一人而已,故举天下重任而付之。
方其用之也,聪明之鉴已洞然照其肝膈之间,早知其文足以化成天下,武足以威震八荒由是之而不疑,信之而不惑
以为内外不专统,则不可以责其大功,故专之以内外之寄;
以谓军国参总,则不可以制服天下,故专之以军国之权而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
故有假黄钺而督内外诸军者矣,有任宰相而为天下元帅者矣。
当时英才有受其责者,必曰吾君付我以重任,待我以赤心,必当取天下以付之于吾君,然后可以偿其责。
于是内则淬砺有官,抚摩人民修整法度,以兴衰拨乱
外则鹰扬虎视运筹决策练兵蒐乘,以混一区宇
凶顽蛇豕之虐,吾则提横行之卒以征之;
盗贼蝮蝎之毒,吾则兴问罪之师以讨之。
内外已治矣,凶顽盗贼已平矣,四方晏然无事矣,然后人主天下之富而已
有取天下之功,顾不伟哉!
向非人君大臣重任,而人臣有取天下英才,畴若是耶?
呜呼唐虞三代以来圣贤相遇未有不由此也。
降及后世鬼蜮青蝇之人进,而天下重任矣;
三光五岳之气散,而天下英才矣;
文武泒为二道,而宰相元帅之职异矣。
是故天下或有英才而无重任或有重任而无英才,此大功所以不立,而大治所以不成也。
何则
方时多故天下板荡荜门圭窦之中,筑岩钓渭之叟,抱经世之策,韬康国之略,思欲整顿乾坤华夏鼎新革故者,人主举而用之。
然而国家重权不在于己也,阃闑内外不任于己也,中外不得兼统军国不得参预谗人交乱之喙,则异其任,又明日而罢其权矣。
欲望恢复岂可得哉?
此则有英才而无重任
方时未宁人主于此千里之地,举百万之师,高爵厚禄鱼符金印,猎天下英才伟望,拔一人而用之。
然而边庭鼠窃之寇,河洛饮马之盗,而四方入于颓败委靡不可救者,何也?
所用经国之才,乏济时之略,徒务谨守封疆不能混一区宇,望其一统,实未可也
此则有重任而无英才
是二者其体虽殊,言其致败则一耳
且唐自明皇以来藩镇跋扈悍将横行流血潼关腥膻伊洛
是时忠义贯日月声名惮戎敌者,郭令公一人焉。
茍付之以重任则天下之难不难平矣。
奈何肃宗鱼朝恩谗间不过子仪朔方节度副元帅而已矣。
奸臣掣肘,卒无显功,遂使怀恩骚动两河三叛分王于幽冀,可不惜哉!
降及宪宗削平淮右孽芽未除,祸根已结,克融庭凑崛起匹夫倡戈魏博,三晋瓦解
此时,勋誉德业朝廷重轻者,裴晋公一人焉。
付以重任,则河朔之盗不足平矣。
奈何穆宗小人妒忌不过擢为东都留守而已矣。
逢吉沮挠,卒以无成,遂使强有问鼎之心,唐祚有缀旒之势,可胜惜哉!
二人英才而无重任焉。
若夫典午渡江一马化龙元帝王导,简文信谢安,而江淮巩固
然以君子公恕之心待之,则当时二人者罕焉。
以《春秋责备之法论之,则王、谢二子终不踰淮而北,殆有重任而无英才,与夫子仪中立异矣。
幸承师问,请毕其说。
且晋鼎中倾,金华韬德国政迭移于乱人禁兵外散四方
方岳钧石之镇,关门结草之禦。
李展、石冰荆、扬,元海、王弥溃青、冀。
天下如驱群羊,举二郡拾遗
驯至宫阙榛荒元帝匹马渡江
下迨简文,天下未定,而王、谢为之佐焉。
正统未一实在士大夫为之匡救,以混齐区宇
任重而无重功者,何赖焉?
王、谢所以不逃后世之议也。
元帝过淮,尝思兴复一心,初加以都督中外,又封以始兴之地,参总内外,其任可谓重矣。
于此时常怀匪石之心,必剪吞沙之寇,设学校于鼎沸之中,立章程栉风之际,忠诚贯日壮志凌云
君子忠恕之心待之,则有取焉。
然而元帝时越石鲸鲵之锐,士稚九州之半,太真宣王室之力,士行三州之众,蛮奴之兵屡战屡北,中原之乱几于冰泮
石勒江西之卒,粮匮兵亡;
刘聪王弥之疑,猜生间起
是时也,挂旆天山封泥函谷北卷三晋西吞秦雍,易若折枝
不知出此,终其身而大功无成
以《春秋》之法责之,则重任而无英才焉。
下及简文,方丁艰难,委心安石,既任以六州之事,又加以征讨都督参总内外,其任亦重矣。
于此时起为苍生不从九锡,衄苻坚百万之众,折温氏九五之心。
君子忠恕之心待之,则安有取焉。
然而简文时元冲夙夜王家谢玄之善断军事,而淝水兵败之后慕容垂挫于中山拓跋圭沮于定襄姚苌鼠畏于长吕光鱼骇姑臧
是时东取青齐南定梁汉,迁宝鼎郏鄏,返紫宸瀍涧不啻反掌
不知出此,终不能过江北定中夏,以《春秋》之法责之,则安有重任而无英才焉。
吁,取天下者,必有英才然后可以内外之任,而剪四方之乱。
反是,则乌能成功耶?
王、谢二子未能洗刷中原者,岂二君不能委任耶?
重任不在于己耶?
寇敌不可平耶?
事势不可为耶?
非也,无英才之过也。
二子者使当治平时端坐庙堂雍容议论则可矣。
丁时纷乱,岂胜重任乎?
为政可知矣。
若较优劣,则王优于谢,何则
王敦内侮,凭天邑狼顾
苏峻连兵,指宸居隼击
内难外患,张如猬毛,是不可为之时也。
草昧之馀,制礼乐,正法度,而晋以
安石时,内无奸人,强氐自泯,于时西踰剑岫而跨灵山,北振长河而临青洛荆吴战旅,啸叱成云,而六师屡捷,是可混一之时也。
反乃豪饮淫宴荡志悦目,故胜敌而兵愈弱,得地而民益贫。
夫晋所以任安者亦重,晋不负负晋多矣,则优于亦明矣。
且《春秋责备贤者,于齐小白召陵之盟,书曰师;
晋重耳城濮之战,遽书爵,其进之亦至。
然文与之,实不与者,为其不以征伐会盟之功归之天子
王、谢终不兴复,殆类是焉。
其才虽有优劣,以《春秋》之法断之,其罪一也。
恭惟国家寇敌干纪华盖南巡驻跸吴会,馀氛未扫,播越海滨,固不异东迁之乱。
上天悔祸殄灭,而圣天子委任大臣,设为都督兼统中外文武之职不分为二,将帅之任合而为一,委以天下之大,则其任可谓重矣。
天子既专其重任,而将帅大臣又皆天下英才所为之政,所行之事,浸泽区宇震惊中外
天下平之诗,将再歌于今日矣。
下视东晋王、谢,如登太山而望丘垤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