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安刘氏者必勃论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二、《莲峰集》卷七
天下之事在我者可以必为,而在人者不可以必为;
见于今者可以必料,而出于他日不可以必料;
图于有形可以必成,而为于未兆不可以必成。
汉高祖临终之时,天下未有大患难之可忧,而周勃亦无大功业之可见
然帝付托之语乃曰:「安刘氏者必」。
天下不可必之理而加之于必然
盖高远虑存乎其间,而非世俗之所可知也。
窃谓高祖之意有不可晓者四:当其时天下无事,刘氏既安矣,而又何安耶?
不可晓者二也。
平之足以应变无穷,而椎鲁无能为者,乃云安刘氏者必,何耶?
不可晓者三也。
若谓周勃可以诸吕胡为乃面属吕后使用太尉,又何耶?
不可晓者四也。
此其高祖微机乎?
尝原帝之亡,嗣君幼弱,诸将尚存侯王太盛,惟吕后之多谋而更事然后足以制其变,此高祖之所以不去吕后也。
然堇毒足以治病而亦足以杀人吕后足以制变而亦足以起乱,妇人之情,好私其外戚,则诸吕势必至于倾汉,此又高祖之所以逆知吕后之乱也。
诸吕祸起萧墙,缓之则养乱,急之则速变。
是必顽然无能,而使不吾虑;
确然若不动,而使不吾察,而后可图也。
此又高祖之所以周勃安汉也。
既知吕氏之必倾汉,又知周勃之必安汉,然私用太尉,则吕后有致疑之心;
不绾兵柄,则刘氏无可兴之理,此又高祖之所以面属吕后也。
高祖其有忧患乎?
何其虑之深而计之尽也?
且制天下者莫易于治,亦莫易于乱,盖其发也有状,则吾处之也有方
而最不可为者,莫难不治不乱之际。
以为治耶,则乱藏乎其中
以为乱耶,而治见乎其外
此其祸必阴沉而莫可解。
不可弭其变,又不可听其乱。
诸吕之祸,盖亦在乎欲治不治之间,欲乱不乱之际。
欲图之而无可图之形,欲救之而无可救之状。
以才与之角,则才有所不足用,将动而求成功,则势有所不可废。
王陵之直而无所措,而陈平之智亦难独任
然则何为而可耶?
是必庞然无能为颓然不足虑者,而后可以定乱天下,此高祖之所以周勃安刘氏与!
为人厚重少文,故其镇重足以天下之乱,而使之不能动
椎鲁足以诸吕之心,而使之不吾疑。
然后徐起而取之,则大事必决于我。
是时直谏以抗之者王陵也,阴谋而图之者陈平也,合将相陆贾也。
吕禄郦寄也,倡大义朱虚侯也,握重兵者齐与灌婴也,而刘揭御史窋、张辟疆之徒,皆并力驰骋其间
是数子者,皆以其才与之角,惟以不才而合其谋;
皆欲动而求成功,惟以不动而制其会。
是以北军而人不知,士皆左袒为刘氏,而诸吕不之觉。
社稷,定刘氏,而天下不见其状。
高祖所以必其成功,而陈平所以自谓不及也。
向使危疑,而以区区之才动于其间,则奸人得以乘势而夺其权,又氏之安乎?
乃今之无能者,乃所以为有能;
不足虑者,乃所以为深可虑也。
呜呼周勃今以无能安刘氏高祖亦常以无能而取天下矣。
项羽咄嗟叱咤,其势若飘风震霆天下以为无汉矣。
高祖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
顽冒椎鲁,虽足以取笑于人,而卒能张项羽始而翕之于终,其知人之术,无乃其取天下之术欤!
其所任人者,乃其所以自任欤!
不然何其能必周勃安刘氏也耶
方其既没之时,天下,而内有诸吕之祸,蓄怒而欲发,不可谓之治,亦不可谓之乱。
高祖其然也,以其治焉而付之曹参,以其乱焉而遗之周勃
卒能行其清净无为之政,安然而致其治;
卒以椎鲁无能之才,安然其乱。
此非高祖知人之效,盖其御天下之术也。
尝观西汉之事有可怪者二:周勃椎鲁少文,而高祖必其能安刘氏
霍光不学无术,而孝武必其能辅幼主
皆卒如所料。
椎鲁少文者,乃所以安刘氏,而不学无术者,乃所以能辅幼主也。
世之人不知夫不才之为才,无用之为有用,疏矣。
晁错以其才而发七国之乱窦武以其才而速宦官之变,西汉以乱,东汉以亡。
沈重而不发者,未有不成
疏狂速祸者,未有不败。
晁错窦武用,则刘氏必危;
周勃霍光用,则刘氏必安,岂非自然之理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