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光武邓禹西讨论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二、《莲峰集》卷七
善平乱者,必审观敌人之势,而用其将帅之才。
今夫敌人势必有坚脆,而将帅之才必有长短
故古之善取天下之君,其所以收万全之利者,岂有他哉
盖亦因敌人之坚脆,以用将帅长短,能使将之才与敌之势相称然后相当
相当然后相制,故能取胜天下,而其兵不可败。
方其将发也,必观敌之兵,而又观其气。
观敌之气,而又观其势。
彼为吾之敌者谁乎,其气果怠耶,势果缓耶,虽以雍容之才,亦足以制其乱。
气果锐耶,势果急耶,则必以纵横百出之才而当其冲。
亦犹因病用药而已非惟丹砂而去其易除之病,而又以乌喙蝮蝎而搏其难攻之毒,其理盖甚近而易晓。
嗟夫,世之人不斟酌敌势而酬酢之,乃以雍容之士当飘忽震荡之敌,而兵始败矣。
尝怪光武扫荡群盗,而不能不失威于赤眉,其故何哉
其失在于邓禹雍容之才,不能敌人势相胜,亦无怪乎兵之至于败也。
方其命也,盖曰:「深沉大度」。
故授以西讨之略。
当时之盗,其剽锐而轻者莫赤眉
剽则彊悍而不可敌,锐则奋发不可当,轻则倏忽不可禁,而欲以深沉大度之士,顽然而当其冲,是犹冠冕佩玉之人,而使之悍禦山林之勇,其不毙者几希矣。
虽然光武天下之心,不可无智
然而可以一定之议,而不可以应无穷之变;
可以优游帷幄,而不可以奔走征伐
向使民有未安耶,也旦暮而抚之者其所长也;
谋有未决者耶,敌有未抚者耶,决其谋而镇抚其敌,亦所长也。
光武所长,而用其所短,以当赤眉之锐,则西讨之师适所败北而已
今夫雍容之才者,必无纵横百出之智。
未必能当蚩尤之锋,曾闵未必能制盗蹠之怒,孰谓也而能当赤眉也耶
呜呼赤眉之势本不张,张赤眉之势者邓禹也。
邓禹之才本可用,误邓禹之才者光武也。
请论邓禹制敌之疏,以观光武用人之失。
天下之乱,莫难于当飘忽震荡之乱。
自古以来,其乱有四,在汉则有项羽,有七国,有黄巾,在唐则有安史
其势类皆如迅雷暴雨,遽而不可遏。
然而破灭者,制之有术也。
高祖之项羽李、郭之制安、史,是百战以摧其锋而已
亚夫之制七国皇甫嵩之破黄巾,是坚壁以老其师而已
锋之摧,则势有所折而弊可乘
师之老,则气有所竭而亡可待
虽有震动之势,终何为哉!
赤眉之乱,大类于四者,而邓禹有老其师之势,而不能用于始,以丧其功;
有摧其锋之势,而不能用于终,以至于败。
赤眉之势,不终日之势也,虽有难拒之形,而实有必败之理;
虽有岁月之彊,而实无经久之患。
所谓寄生之寇,无根之盗,盖可必取而无难
之临山西也,苟能乘悦附之心,当屡胜之后直捣长安而据其险,积财于内,使我师优游而有馀;
闭关于外,使赤眉皇皇无所归,如是赤眉不破,吾不信也。
奈何关中不能守,使贼势横行长安不可禁,故曰有老其师之势,而不能用于始,以丧其功。
之入长安也,苟能困赤眉扶风,而其气已沮,犒吾兵,养吾锐,于是素饱而乘其机,以至逸而待其劳,以方锐而攻其衰,如是赤眉不败,吾不信也。
奈何饥馑卒而当其锐,于威损之后而继之以战,是以二战而至二大败,故曰有摧其锋之势,而不能用于终,以至于败。
之出也,与更始诸将三战三胜,与赤眉遇则二战二大败。
更始诸将懦而无立,故胜之为有馀;
赤眉之势暴而难敌,故当之为不足
其有雍容之才,而无纵横百出之智,盖可见矣。
光武反使之当冲突之敌以取败,故曰非邓禹制敌之疏,光武用人之失也。
昔者高皇帝韩信必能当柏直,料曹参必能当冯敬萧何镇重不使运筹子房之多谋不使征伐任人各当其长,用人各当其敌,故能取胜天下
光武之用寇恂,用耿弇,亦若高祖之萧何韩信矣,而反失之于邓禹
嗟夫之才,置之于帷幄不失为大事谋臣
而反用之以当飘忽震荡之冲,则不免为败军之将,此光武不观敌势之过也。
兵法曰:「知彼知此,百战不怠」。
呜呼深知乎此而后可以将将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