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试策一道 南宋 · 员兴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四一、《九华集》卷八
问:国之本在君,君之本在政。
也者有善败焉者也,有得失焉者也。
得失善败见乎迹而志乎言,言也志于是,世也稽于是
夫然之谓史,史弗良于言,弗得于史也。
史乎史乎,其容有病焉者乎!
大道不伸,不自孔氏,诸子秉非其笔矣,甚非《春秋》之故也。
以是晦,史以是难。
幸也汉氏之兴,躬焉,知而好之,好而述之,世掌斯事,本本元元,其心庶几哉!
其法欲有以自见也,然而讥者评者谓之牴牾,谓之剽易,谓之进奸雄,谓之贱死节,谓之易编年而病圣法
诸儒之讥固也,亦犹固之讥迁也,不有斥焉,则有疑焉,孰是?
人斯博、极斯至,犹然而斯戾也。
下于二子,若晔也、寿也,才之不迁,而学之不固也,其谁能任之?
嘻,其甚矣,史之难也!
至于晋、宋、齐、梁、后魏、后周、有隋、有唐之书,诞谩颠倒载笔至此,非史实亡,人亡之也。
为其甚则日流以讹,并与述作之体而亡之。
吾尝千载研覈,为之尽心焉。
适生云死,适死云生
其事臧,其人吉,而敢以戾书;
其事戾,其人不肖,而敢以善书
书于纪则传不见见于传则纪不知
人其人,未必其事也;
志其事,未必其人也。
有若崖镵冢刻之词,有若稗官谐志荒忽微之论,斯亦可以削之矣,而亦不削也。
故因诬而诬则诬益甚,因惑益惑则惑不解
至于日月也,山川也,姓氏也,风俗之变也,俄而自志则俄而自叛矣。
如此而史,何史之与有?
嘻,其甚矣,史之衰也!
史衰且难,此其十数,至其他诡圣伤道,则又百之矣,是不可不详其故也。
典定本有先拨而枝弃自害与?
不然,晋、隋以次诸史寖微寖坏何为安受其烬,何亦莫之革也?
唐刘子曰:「有学,无才无识不可为史」。
先儒曾子曰:「有明道之志,然后可以任史也」。
于此谊或未有合,果尽合矣乎
其卒不合凡几
合而异乎后史者几何
晋、宋诸子譊然荒惑矣,万有此者乎?
无也,是又不可不详其故也。
虽然日月出而爝火熄,王猷著而万目睹。
彼众史之此言也久,将一变也,圣有作焉新之矣,于是为盛。
恭惟迩者宸训丁宁,毕三朝奕叶之册,进太上缉熙之典,文武神圣无前之迹,皆聚此书矣。
帝王之美,煌煌充满所谓天地莫量也。
诸史何等可望,诸儒何等可窥乎?
彼晋、隋流荡佞史频频浊乱统纪,如前所云者二三子盍亦鉴于彼而颂于此,是乃扬巨丽而章至尊也。
兹事体大岂惟动流亿年抑亦三典,踵坟索,使难者易,衰者兴,于是乎在也。
无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