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宰相进军恢复劄子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四日 宋 · 林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九、《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五
昨日获见虏中关牒,退而深念虏人于我有不戴天、不反兵之仇,今又渝盟称兵践蹂两淮荼毒生灵暴骸满野潜师海道,视我为几上之肉,猖狂颠蹶亘古未闻,祸极凶殚,自贻屠裂
揆之常理,其众若不投身归命便宜奔溃逃归
今乃按兵江壖,议立新主,从容移檄,令我戢兵
以愚观之,其说有二:一者,诸将玩寇之罪;
二者,同舟遇风之势。
何谓诸将玩寇之罪?
两军相持,唯伺閒隙,设其国中内乱千里之外,势犹可乘。
今相拒一江,而彼有弑逆之衅,仓惶颠沛之閒,纵兵掩击,殄其丑类然后可以两淮无辜之民,洗国家积年之愤。
淹留累日顾望不前,使之成谋,复来修好,是将愚弄本朝,犹以故吾待我。
边臣见此文书,又非降款,为其受纳,已堕计中,传送朝廷,意将何待
欲辞玩寇之罪,其可得乎?
何谓同舟遇风之势?
亮之凶虐众怨亲离,欲与俱亡,固非一旅,然预谋弑逆不过数人,覆手相残,势当未已
去国未远,巢穴可归,纵加刑诛岂能禁遏
今已深入吾地,结为死雠,京东河北山西、陕右皆吾旧民,久怀响应,闻亮之死,必已倒戈
所未下者,特其酋长,尚有女真之人,势亦不能久立
则亮之馀众,退无所归,虽欲来降,惧不免死,苟相推奉,以冀生全,共为文移,缓我师旅。
万一其计得行,是一亮死,一亮生也。
死亮凶残,人所同弃;
生亮方急,与人同居
为吾之患,不又多乎!
此则同舟遇风,势当然也。
详其关牒,尚有两名不书,则其中同恶亦未坚定
经此数日,或走或降变故万端难以预度,但在朝所以之如何耳。
譬如观弈,奕遇其败势,不能进攻两眼既成,还须自救利害之形,岂不相远
赤眉偶入长安,所过残贼邓禹西讨,久不进师
光武敕之曰:「司徒尧也,亡贼桀也。
长安吏民遑遑无所依归,宜以进讨」。
犹执前意,遂致挫衄
帝乃敕之曰:「赤眉无谷,当自来东。
折箠笞之,非诸将忧也」。
乃遣侯进屯新安耿弇宜阳
敕曰:「贼若东走,可遣宜阳兵会新安
贼若南走,可遣新安兵会宜阳」。
及闻冯异渑池之捷,帝乃自幸宜阳盛兵以邀其走路
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乞降,曰:「盆子将百万兵降,陛下何以待之」?
帝曰:「待汝以不死耳」。
及降,帝令县厨赐食十馀万人,皆得饱而已,岂复有他望哉!
愚谓今日之待女真,计当出此,宜敕诸将进军临之,别遣重兵,分出泗、亳、颍、寿,规取汴京,截其归路
勿与之战,使之前无所进,退无所归,然后开以生还之路,示以再生之信,诸军受纳降款
只是通好文字不得收接
仍赐女真军前诏曰:「本朝至仁兼爱南北
完颜亮称兵犯顺自取灭亡
汝等久苦暴君不保朝夕,出于迫急实行天诛
穷困无归,朕岂忍杀!
已敕所在军府受汝投降
诏到,宜悉解甲放兵,自诣军门降首,各给本贯公凭,听汝归业
若其中尚拒命,听相捕斩前来,依格支给赏赐
如系女真契丹渤海国人,并令有司护送出境
元有官资者,量高下授与职任不愿任者,亦听从便。
若更猜疑,理无容贷,诸军日会屠剿
朕虽赦汝,恐无及矣。
汉光武铜马之降,亲行其营,以安反侧
朕今自往为汝涵覆,勿复有疑」。
我专为仁,彼专为暴,孟子有言:率其子弟,攻其父母未有能济者也。
如此无敌于天下
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王者,未之有也。
今日之事,又何疑焉!
若失此时,纵其北渡,是禄山薨而庆绪兴,思明弑而朝义立中原涂炭不知何时而已也!
愚者千虑不胜拳拳,唯庙堂诸公垂听而择其中
幸甚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