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建康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九、《澹斋集》卷一○
尝谓人情去就离合未尝不在荣瘁废兴之际,而慨然可以感念,亦未尝不在存没死生之间。
当涂巨公,方其操利达之柄,制富贵之命,吁呵风雷叱咤海岳
是时,凡具血气心识,茍思有以致其身,求遂其尺寸之望,孰不知填然跃而趋之?
一旦时有消息,运有泰否车音在其耳,而所谓伺候门墙者远矣,颂咏功德往往为谗且谤矣,指日誓天愿以身徇者反眼不相识矣。
非他,势使然也。
独有人焉,秉志益坚,信道益笃不以荣瘁兴废易其守。
曰:吾主若人若人荣瘁即吾之荣瘁若人兴废即吾之兴废也,吾曷为而轻于去就哉?
嗟乎
是人也,虽不逮古人,实今之古人固疾风之草、岁寒矣。
俄而所主者复进而在上,瘁而荣矣,废而兴矣,而是人不幸溘先朝露埋骨朽壤不得复依休光润泽以伸其积年之愤,视坠簪破履,反得再登君子之堂,则其慨然感念岂不仁人长者之心乎?
不佞,试毕其说。
先君工部,以乡曲之旧,辱钧坐不世知遇,自登法从,荐以自代。
夫荐之代己,此岂细事
他人以为文具,而钧坐实出推扬善本心
已而出使川陕,又置之宾幕,其还朝则载之俱,当国则召而用。
所以培植长养灌溉成就者,不啻父兄之于子弟
古人所谓知己所谓恩遇岂能过此?
在先君当如何报?
不幸薄佑数奇上累生成
栖托未几,钧坐适去国于时先君之身虽留于朝,而心实惟钧坐之从。
钧坐之去未久也赵丞相遣人致意愿见。
先君曰:「吾主张公,公去席未寒,吾以么么进取,辄望之而游他门,可乎」?
卒不往。
赵相为人言:「吾知某甚贤而文,特未尝过我,亦大佳」。
意若慊公之不来也。
已而柏台以为言,班列以为言,先君迹睽以危,乃力丐补外,除漕东梓。
吕本中舍人当制,意有所不快,曰:「是虽优于儒学财计非长,宜试以郡」。
庙堂遣人调护,欲易以宪,吕又不可,乃授小垒以归。
其后蜀士有荐先君于秦氏者,秦曰:「此岂非某氏客邪」?
不报
用人最为不次,于其同年之好尤笃,持节把麾者犹其粗也,独先君当其时,閒废以老。
先君欣然不以芥蒂,尝曰:「张公有大勋劳于天下天下父母之,虽公欲自逸天下庸释焉?
鬼蜮不量岂能久蔽日月旦夕行相矣。
未死,尚及以晚景累公,藉不幸而死,吾有子可持门户
公茍念我不忘,必惠吾子,吾岂可进退出处以辱公」?
已而先君不幸果死,迨今十年,钧坐始以天下不能庸释之故,再登用,将入相天子,尽钧陶天下之士。
某因伏念去就离合荣瘁废兴之际,先君若无负,而其存没死生可感可念者,妄意钧坐或以动心
先君素不治产薄田之入,不足以糊口
兄弟三人,奉家法惟谨,今尚同居解官合食,即有不足之叹。
兄长某某官,非久替罢。
舍弟某某官,尚待远次。
备员某官,再书考,荐者幸如格,更一考可以关升,而代者迫之去。
铨部难得阙,求一禄地未知所向,唯庙堂特达陶铸一阙乃可赎食而疗饥
地寒人微,无以自谋
伏自惟念,非钧坐惠顾,求畴昔先君去就离合之际,不茍于门下若此,而其存没死生诚若可念,特以丘山大惠重恤其不肖之孤,假一字之宠于庙堂庶几得合入一近阙以济旦暮之急,则某迫切之恳,尚何所赴?
虽然,此救焚溺之计也。
至于愿展薄伎,仰备使令,则日夕企望钧坐归践冢司,当亟叩黄阁以干识察
先君所以欲报钧坐而未果者,将尽效焉,蠛蠓之躯,不敢爱也。
所业一篇非所以学,姑藉手以干是正
脚色阙目,并尘小史之听,伏幸采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