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进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宋 · 毛晃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二、《小学考》卷三一、《皕宋楼藏书志》卷一六
言:臣闻言出诸口,贯以清浊者谓之声;
声成诸文,第其轻重者谓之韵。
声韵之作,其来久矣
自有天地,乃有人声
自有书契,乃有文字
世谓苍颉制字孙炎作音,沈约撰韵以为椎轮之始,而不知书契既造,字生其间文字既生,音傅其内声音既出,韵存其中,颉也、也、也,岂能三才之理而自为也哉
尝观「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之辞,则尧之时固有声韵也;
观「日光华,洪于一人」之辞,则舜之时固有声韵也。
不然命夔典乐何以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也邪
古诗三千馀篇孔子被之弦歌,定为三百十一篇,其不合弦歌者去之,则字音声韵未出之前所以声韵固自若也。
擢本探先始而终之,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不有作也,后何以述?
颉也、也、也,亦可谓有功名教矣。
增而修之,理若有待
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恭惟皇帝陛下以上圣之资,抚重熙之运。
出震接统,系天下民心
乘乾有为,主域中大宝
继宋之初,厉精图治招徕俊乂开纳谠言
一日三朝,已极尊亲之至养
继志述事,将成卒伐之大功,诚帝王大有为也。
陛下淳庬之俗三十有九年矣,自结发受在三之教,始学箕裘沐浴膏泽左右图史力学不倦,穷而益坚,期于有成,以无负圣朝涵育之意。
目此光华盛旦,窃思孔伋之言,曰「至治之世,车同轨,书同文」,今陛下以圣继圣,方将混一区宇海内喁喁,咸仰同文之治。
在草畎亩中,茍有涓尘裨助同文之万一,则臣之志愿足矣
故于萤窗雪案博考载籍
见方国子监刊行礼部韵略》,自元祐五年博士孙谔陈乞添收,仅得一二。
至绍兴十一年进士黄启宗随韵补辑,所增不广,尚多阙遗音切谬误,圈注脱略
如群之为群,效之为效(《韵略》不收群、效二字。)三复三思(三音息暂反,又如字。),纯帛(《礼》纯音缁。)纯束(《诗》纯束音,徒本反。)无所收附
以至𩟷饩之𩟷(于容反。),终辟之辟(频弥反。)采荠(才资反。),唯几之(夷佳反。)脊令之令卢经反。)渠搜之搜(疏鸠反。)抠衣之抠(驱侯反。)总统之统(他总反。)鼓击之鼓钟鼓之鼓从支,鼓击之鼓从攴。)迨及之迨(荡亥反,又徒耐反。)饼饵之饼(必反。),仁知之知知义反。)会计之会(古外反。)寀地之寀(仓代反,又此宰反,《韵略》有上声,不收去声。)脍轩之轩(许建反。),孙顺之苏困反。)美目之盻(匹裥反。)六凿之凿(在到反。)表貉之貉(莫驾反。)重穋之穋(力反。),催趋之趋(趋玉反。)鞸琫之鞸(补鼎反。),蔡放之蔡反。)撤去之撤(直列反。),足躩之躩缚反,又驱碧反。),什佰之佰博白反,又莫白反。)血脉之脉(莫获反。),敕天之敕(耻力反。)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韵》既不收,人不敢用。
或此有而彼无,或此圈而彼否,或收一而遗二,或略要而泛存,或同出一韵而不圈者,若痿(儒佳切。)(于危切。)、杻(敕九切。)(女九切。)之类是也
或各傅两韵而不圈者,若藣(班麋切。)(彼义切。)(翘移切。)(渠希切。)之类是也
或本有其字,弃此而收彼者,若铁古铁字。)嵎峓之峓,欹(于宜切。)为倾敧之敧,欧(乌侯切。欧,刀,又姓。于口切,吐也。)为击驱之驱,禬(黄外切。)为衣襘之襘(古外切。)执锐(徒外切。)之为执鈗是也如此类亦不一而足
重以言语五方之异,呼吸轻重之殊,吴楚伤于轻浮,燕冀失于重浊秦陇去声为入,梁益平声似去,江东河北,取韵尤远,鲁鱼一惑,泾渭同流
点画偏旁尤多讹舛
若乃釐𨤲、宜宜、仓𫝉、番畨、韱韱、富富、堇之差,俗所常用,其失未远。
至如(章移切。)攴、(普卜切。)(微夫切。)(莫后切。)、殳(慵朱切。)𠬛(莫勃切。)、羙(与羔同。)美恶之美。)、夲(他刀切。)本、根本之本。)宫商之商。)(都敌切。)(夷周切。)臽、(乎韽切。)(他达切)。(多少之少)、疋(山于切。)𤴓(僻吉切。)(巨九切。)(居六切。)、玊(须玉切。)(鱼欲切。)之异,阖户辟户之为酉(古酉字。)(古夘字。),左戾右戾之为丿(曳,又音瞥。),㇏(音弗,右戾。),󱌻(与丹同。)、⺼(与舟同。)(与肉同。)、月日月之月。)不同,戍屯戍之戍。)戊己之戊。)、戌戌亥之戌。)、钺斧钺之钺。)不类,毫釐小误,其义遂殊。
广韵》以武移反渺㳽之㳽,当民卑切。
以房脂反辅毗之毗,当频弥切。
以符羁反皮革之皮(当蒲麋切。)
陆德明武巾旻天之旻(当弥邻切。),以丁丈反长幼之长(当展两切。),以布内反悖礼之悖(当蒲昧切。),以丁角反朴斲之斲(当侧角切。)
至于音训差误未易槩举。
不精考,雷同从之,或迁就傅会,易以佗字。
礼部贡院所差试官员数较多,尚可讨论
方州小郡,秋举试官不过三四人,员既不多,书亦罕备,至有文理优长援引深邃者,或以疑似暗行黜落以谓与其取之有疑,宁若黜之无罪。
臣每观此,为之太息
故以十年之力,增修四声之谱,䌷其端绪贯穿经传,贰以古今字书,诸儒音释,互加考證。
九经子史,《苍》、《雅》、《方言》中遗漏要字,定其可否参入逐韵
凡增入二千六百五十五字,圈一千六百九十一字,正四百八十五字,笔画有害于义者悉正之(所正字画,惟传写经史,镌刻金石不可不正。若官府文书科举场屋寸晷之下,难以遽行釐改。如俗书东为东,俞为俞,宜为宜,为州,为羽,󲮋为履,𭻌为留之类,皆从其便,庶使官吏士不至疑惑。诸韵内逐字下俗作某,并同。)反切有碍于音者悉易之。
一字数音,傍韵失收者,亦皆增入,元不圈者悉圈之。
字同义同,同在通用之内,其音虽异而不可双押者,或举其重(谓两音各自有出处,虽不可双押,亦不可去其一者,皆两存之。),或存其一(谓同一出处不可双押,故去其一,仍注二音于其下。)有同互用字异而元有圈者去之(谓音义虽同而字不同不在当圈之例,如肢与肢、跗与趺之类,皆去旧圈。)
仍于字下互注音切及诸义训辩释疑似订正是非,庶令新学士子开卷晓然不至误用主司考校,亦更无有所疑云
更有圣祖名、庙讳、旧讳、御名字同音异,准式不为碍者,随韵收入陈乞许用,伏取进止
臣之精力,尽在此书,剖析毫釐,分别黍累
鲁鱼晋豕,敢祛学者之疑;
周鼓秦山不失古人之意。
孙愐陈州司法,尚能勒成一书,名曰《唐韵》;
吴鈗馀杭进士,亦能重定《切韵》,亲献临轩
以今观之,随珠多颣,虹玉仍瑕,杂以吴音,加之俗字,其抵捂可知也。
曾谓黎明盛旦,无其人邪!
臣所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平上去入四声共计五卷,谨缮写新本,装成五册,随表昧死登闻检院投进以闻。
如蒙可采,乞颁下国子监雕印施行
冒渎邦刑,仰干天听
奏篇称善,傥垂乙夜之观;
教学为先,庶共九州之贯。
臣黩犯宸严无任惶惧战汗激切屏营之至。
臣晃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绍兴三十二年十二月日,衢州免解进士毛晃上表
按:《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