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方伯谟墓志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渭南文集》卷三六
伯谟甫,姓方氏名士繇一名伯休莆阳人
曾大父会,事徽宗皇帝出入荣显显谟阁待制,赠少师
大父昭,左朝请大夫,尝入尚书省,为驾部郎中
丰之右迪功郎,监建州丰国监,中书舍人吕公居仁著作郎何公晋之,皆屈年辈与之游,绍兴间有名方德亨是也
予尝序其文,今行于世。
伯谟甫所自出,曰兵部尚书吕公安老尚书以临大节不挠,死淮西之难,载在国史
伯谟甫遭父忧时才十二岁,从太夫人外家,居邵武军
执丧,已能无违礼,而事太夫人及庶祖母以孝谨称。
小学,与他童子从师授经,既退,意不满,为朋侪剖析义理
师闻之,悚然自失
既冠,游乡校,试屡在高等
侍讲朱公元晦倡道学于建安,往从之。
朱公之徒数百千人伯谟甫年尚少,而学甚敏,不数年,称高弟
徙家从之于崇安五夫籍溪之上。
所以熏陶器质涵养德业磨砻浸渍以至于广大高明者,盖朱公成之妙,而伯谟有以受之也。
伯谟甫既见朱公,即厌科举之习,久之,遂自废,不为进士,专以传道为后学师
六经》皆通,尤长于《易》,亦颇好《老子》,尝叹曰:「老子之言,盖有所激者,生于衰周,不得不然。
世或黜之,以为申韩惨刻,原于《道德》,亦过矣」。
又曰:「释氏固夷也,至于立志坚决,吾亦有取焉」。
博学兼取,不以百家之驳掩所长如此,亦足见其资之宽裕忠厚,与世俗异也。
伯谟晚得脾弱之疾,春夏之交辄作,不能食者弥月乃已。
庆元五年夏,病如常岁。
至五月庚申,忽命家人为总发,既毕,取镜自照,正冠危坐而殁,得年五十有二。
娶黄氏、曹氏。
男女各三:男曰丕、曰立、曰平。
女嫁张崟、刘学稼,幼未行。
明年卜葬武夷山石门寺之原。
六月,丕书来请铭,其辞指甚哀。
予虽老病昏眊,亦重违孝子之意。
伯谟甫之贤,固愿有所述,遂不敢辞
初,德亨之文,豪迈警绝,人莫能追及。
伯谟甫之作,则闲澹简远,有一唱三叹之音,世莫能优劣之也。
工于书,自篆籀分隶行草诸体,皆极其妙。
又能讲其时世之变,与圆方腴瘠之法,听之终日忘倦
遗稿数百篇,与它著书甚众。
丕等方辑之未成。
方技治疾,能逆决生死,著《伤寒括要》亦未成。
尝谓予曰:「士贫,惟卖药可为。
子孙继为之,有怠且欺,则不害人不若不为之愈也」。
大抵伯谟多才艺,所能辄过人,其思虑精诣若此
然在伯谟甫,皆不足言,故不详著。
铭曰:
方氏三徙,而不出,君从朱公,始为建人。
武夷山麓,郁有封树车过必式,曰是为伯谟甫之墓。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