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隋州大洪山第六代住持慧照禅师塔铭 南宋 · 荣薿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九
芙蓉道楷禅师三贤孙,近年以道鸣于世者,曰庆预、曰清了、曰正觉
二公游方时,已坐汉东两大刹,厥声籍甚
既而鼎立东南问望迭胜。
如磨醯□罗王,眼眼明彻,由是天下之慕空术者翕然益知佛氏有人洞山之有源,芙蓉之有孙,首倡之也。
曩余识芙蓉京师晚得二公江浙,犹以未面预公为恨。
令公子大洪居宁老乃状其行,来乞铭,老懒顾皇暇乎?
虽然有一,又乌可以已?
余闻居随之大洪也,当群盗扰攘间,群盗环山如林恬不为意,日据绳床颐指閒暇,外饬其役之强毅固守圉,以折豺虎之冲,内帅其徒之静专者谨禅诵,以觊国威之立。
若是凡几年,卒与山岿然不拔,所活何翅万人
士大夫之家赖以生者,犹七八百数。
艰难中所设施,举中礼法往往迄今颇能道之者
然则岂惟有补于佛氏者耶?
故余勉为之书。
之言曰:「师,胡姓也,世居京山
生十有四年,依祖家大阳
十年,遂□落发,子受具戒。
久之其所證,遣佐丹霞德淳禅师
道熟而世疏,得师为重。
政和三年草寇李鬲者窃发于邓之鄙,寺之运粮数十辈,偶为贼所掩,尽夺其粮以去
已而贼得吏,因视布囊丹霞字者,谓贼所从来,将网而坐之,主事僧俱骇窜莫敢睨。
师时主藏事,独恻然悯其无辜以谓不已此□若殆且废,或玷吾释氏,乃越而代之,请以身讯。
阸于囹圄者踰半年,事竟辨白识者高其行。
南阳之民,至有以罗汉』命之者
岂其平日法之心,微已兆于是与?
大洪,复以师从,仍总院事。
七年水南兴国虚席,随守命师主之,闻于朝,赐『慧照大师』之号。
开堂,谓众曰:『昔芙蓉老人处知其名得其地,丹霞师兄处忘其名失其地。
既然血脉是同,岂可枝柯背异』?
遂为嗣法子。
宣和三年,徙于大洪,居一纪馀犹一日,凡两告去,皆弗克及,归则一再圆光之瑞,咸疑慈忍所忻相云,而师未始异也。
绍兴癸丑秋乃遂引去,下庐阜,入七闽闭关雪峰西室
闽帅大参张公□稔其名,以府城乾元延致之。
亡几移住雪峰崇圣。
雪峰古称海内甲刹,时真歇了公广大缘法鼓之谢事,而师继至,独静重自持其盛,不减前日丛林以为
十年夏,忽示微疾,因索笔书偈曰:『末后一句难名转步回头十万程。
除却我家的子,更谁敢向里头行』?
顾谢大众,遂吉祥而逝,实六月二十二日也。
后七日荼毗得舍五色,莫知其几。
瘗骨于雪峰大洪两塔
俗寿六十有三,僧腊三十有八。
山凡四处说法二十三年,凡得度若惠雨者四百五十馀人得法鹅湖子亨二十馀人
其馀随根器悟解者散在四方,盖未可名数计也。
此其幻住之大略尔。
若夫生世颖异学佛精到奉身简约,董众之笃勤语录播传搢绅归重,兹不敢喋焉以请,是犹加金以黄助以香者也。
居宁得幸于公之久,矧公知芙蓉者,虽先师不遇之遇,犹先师之遇也。
公其铭之」。
铭曰:
道本一源,孰坎孰渊?
彻其源者,一滴百川
猗嗟末流鼓波自浑。
不心其心,徒言于言。
伟矣慧照乐于晨昏
履危坦若,其道乃尊
惟肃惟通,惟诚惟惇。
芙蓉之子芙蓉之孙。
千众拱环,无位而位。
功而不居,示以游戏
闽汉渺绵星河一天
慧照斯在,宛其俨然
维彼灵峰,谁再造汝?
□□此铭,无替千古
绍兴二十三年七月一日左朝请郎权发遣随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劝农营田事、借紫金鱼袋孝孙立石
按:民国湖北通志》卷九二,民国十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