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三朝盟会编序绍熙五年十二月1194年12月8日 南宋 · 徐梦莘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九、《三朝北盟会编》卷首、《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一○、《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七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呜呼
靖康之祸,古未有也。
夷狄中国久矣
在虞周,犹不免有苗猃狁之征。
汉、唐以来,如冒顿之围平城佛狸之临瓜步颉利之盟渭上,此其盛者。
又其盛则屠各陷洛,耶律入汴而已
是皆乘草昧凌迟之时,未闻以全治盛际,遭此其易且酷也。
揆厥造端误国首恶,罪有在矣。
迨至临难无不恨焉。
当其两河长驱而来,使有以捍敌
青城变议之日,使有以拒命尚可挫其凶焰而折其奸锋
惜乎仗节死义之士仅有一二,而偷生嗜利之徒,虽近臣名士俯首承顺惟恐其后文吏武将望风降走,比比皆是
使彼公肆凌籍,知无人焉故也。
尚忍言之哉!
缙绅草茅伤时感事忠愤所激,据所闻见,笔而为记录者,无虑百家,然各有所同异,事有疑信,深惧日月寖久是非混淆臣子大节邪正莫辨,一介忠款湮没不传
于是诸家所说,及诏敕制诰书疏奏议记传行实碑志文集杂著,事涉北盟者,悉取铨次
政和七年登州航海通虏之初,终绍兴三十二年逆亮犯淮败盟之日,系以日月,以政、宣为上帙,靖康为中帙,建炎绍兴为下帙,总名曰《三朝盟会编》。
尽四十有六年,分二百五十卷
其辞则因元本之旧。
其事则集诸家之说,不敢私为去取不敢妄立褒贬参考折衷其实自见
使忠臣义士乱臣贼子善恶之迹,万世之下不得掩没也。
自成一家之书,以补史官之阙,此《会编》之本志也。
若夫事不主此,皆在所略。
嗣有所得,续系于后。
洪内翰迈国史》、李侍郎焘长编》并四《系录》,已上太史氏,兹不重录云。
阏逢摄提格绍熙五年十二月嘉平日朝散大夫、充荆湖北路安抚司参议官赐绯鱼袋徐梦莘谨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