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经筵故事十三首 其三 乾道七年五月二十五日1171年5月25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唐书·魏徵传》:太宗问:「为君者何道而明?
何失而暗」?
曰:「君所以明,兼听也;
所以暗,偏信也。
氏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虽有共、鲧不能塞也,静言庸违不能惑也。
故曰君能兼听,则奸人不得壅蔽而下情通矣」。
臣观汉、唐主莫盛于文皇致治之美,庶几,考其大要,特在夫兼听而已
当时司门式》曰:「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仗下引对毋得关碍」。
又置立仗马二,须乘者听。
是以即位四年,国富刑清,底于丕平,非明目达聪之效欤!
虽然,帝之初为政也,魏徵以谓圣哲之治,其应如响期月而可,盖不其难」。
封德彝则曰:「三代之后浇诡日滋,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皆欲治不能,非能治不欲」。
二者之论,若水火不相入,虽欲兼听,乌得而兼听
惟帝察徵之言可用,信而不疑
德彝之言不可用,拒而不受,是乃所以为圣也。
仰惟陛下勤于求治,切于听言日御昕朝,延见群下,虽隆寒盛暑与夫休暇之日,召问咨访未尝少怠。
文武小大之臣、草茅介之贱,皆得以情自通于上,其视文皇尚复何愧?
若乃言有是非治忽系焉,圣主既已广聪明矣,必将邪正从违示好恶于用舍
贞观之治,臣且见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