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筵故事十三首 其四 乾道七年八月十七日进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贞观政要·求谏篇》: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看,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致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
臣闻人主切于求言,则天下之事无不知;勤于为政,则天下之事无不理。能行此者,其惟唐之太宗乎!观其尝谓侍臣曰:「朕每閒居静坐则自内省,常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谏争,欲令耳目外通,下无冤滞」。兹非切于求言乎?又曰:「朕每夜常思百姓间事,或至半夜不寐,录都督刺史姓名于屏风,坐卧常看,在宫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兹非勤于为政乎?古所谓「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太宗是也。然则致治之美,庶几成康,岂无自而然哉?仰惟陛下圣而不居,能而不矜,刍荛之论必询,狂夫之言亦择,可谓通下情矣。未明求衣,夜分阅奏,以监司郡守姓名列于御屏,可谓思致理矣。其视太宗,夫岂多逊?然吴兢之进《政要》也,其表有曰:「望纡天监,择善而行,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盖言行之有常,思之不倦,然后巍巍之化可得而致。惟陛下因兢之说,思唐之盛,久于其道,使天下化成,则明四目,达四聪,可继于虞舜,在位皆节俭正直,可继于文王,又岂止法贞观而已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