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朝散郎致仕郭公弥约墓表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七、《省斋文稿》卷三五
淳熙戊戌七月甲申庐陵郭公卒于其子兴国太守之官舍。
明年冬十月己酉,葬于吉水县留田之原。
同郡新广东常平使者杨公万里状其行实敬授乡先生端明殿学士澹庵胡公胡公为作铭,传信无穷
兴国曰,铭纳诸竁,惧无以表于阡,乃斲石为方趺圭首走介入都,属某以辞。
追念往岁扁舟过公于梅溪,其地在临江军新淦南一百二十里乱山环合中,特平衍
公始卜筑气象轩豁,别创「佚我亭」为燕息之所,屡求予作记。
予懒且病,阅十四年未能成。
今公既没,若遂无一言,是忘昔人挂剑之义矣,其可乎?
公才甚高,学甚勤,志甚大,惜命之不副。
少时读书为文,已卓然不群,意富贵唾手取。
龃龉无以自发,则画兵机数十策往撼岳将军
将军奇之,奏以官,历三任咸有绩可纪。
已而叹曰:「徒劳耳」。
挂衣冠而去。
是时兴国已用家学进士,沓被堂选,仕于四方
欣然就养,归则教督诸孙,以馀力稍从事田园然不求富也。
岁时酾酒烹羔,与里父老游,人有缓急辄赴之。
往来庐陵临江两郡间,不可得亲疏士大夫贵重之。
兴国擢任二千石诸孙隽迈力学,尝再举于乡。
公亦连值庆典,数进文阶佩服炜煌,福与禄俱,年八十有二乃卒。
呜呼,如公尚复奚憾!
而予犹云云者,盖公平刻苦专精,凡六经诸史下至天文地理无不究其旨趣
而又天资敏明遇事不苟博极世务,识高而虑远大欲为国立功名,垂竹帛,其小犹将拨繁治剧行志于州县。
二者适不遂故以仕学后人,而身享寿康宁之福。
较其得失未易轻重,然天之生才常艰,幸而有人,乃徒善其身及其子孙,而无以诸人识者莫不太息,则予谓之命不副者何不可也
故表而出之,以告后之君子
公讳弥约,字景文,其世阀爵里言行出处二公书之详矣。
淳熙六年十月十日大中大夫、试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兼侍读、兼太子詹事、兼修国史管城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周某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