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驭吏(中)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二、《诚斋集》卷八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六七
臣既言用法自大吏始,然则小吏之法可以遂行乎?
曰未也。
不有以与不可以夺,不有以利不可以害。
千金之子岂其一身能运千金之赀也哉
有为之谋画者有为奔走者,有司管籥者,有司舟车者。
无是数人,则千金之子一日不能以理其家。
虽然乐于人之为用而不乐于人之为费,己则膏粱忘其人之饥,己则绮缯而不恤其人之寒,至其欺而盗焉,则从而笞之,此其势非弃而去则必不为尽力
今夫人主之于百官,下自一命之贱,而上宰相之贵,此用天下之名也;
约之为斗丰之万钟,此用天下之实也。
实与名偕则实轻而名重天下斯舍轻以就其重;
名俭实则实重而名轻,天下斯就实而去其名,理固然也。
人惟伯夷而后首阳之节,然伯夷之后未见伯夷也,而天下安能人人伯夷哉!
故虽圣人居人之国,饥而不能出户,亦不辞其君之馈以为廉,而欲天下之士不食独清,可乎?
今天下之吏禄二浙簿尉月给至于踰百缗,而二广县令不及其半,至于江淮荆湖则又往往州异而县不同,盖有丰不胜其丰,而约不胜其约者矣。
士之贫者扶老携幼千里而就一官,禄既薄矣,而又州县充足者,上官之见知者,则月有得焉。
其或州县匮乏者,上官私怒不悦者,有终岁而不得一金
且夫假责以往也,而饥寒以居也,狼狈以归也,非大贤君子,谁能忍此?
而曰尔无贪,吾有法,岂理也哉
是故莫若天下吏禄,使其至远者如其近者,增其寡者如其丰者,如此而独不改,则吾之法一用天下大服
然则行法如之何
闻天下之君子以礼耻之而有馀,至于小人刑威之而不足,则必有不测大之而后可。
盖尝见士大夫为臣言,有上官提舶海邦者,而以贿闻,鞫之得实覆奏于朝,有命笞其背而黥焉。
同列者念其非所以示所临之吏民也,则谕之使自裁,而其人曰「免死幸矣」,笞而黥不足怍也,小人不畏如此
顷者天子临御之初,盖尝笞一郡守之赃者矣,而天下至今赃吏愈多也,则不测甚大之不可不用也。
恭闻太祖皇帝初平岭表有守英州而赃七十万者,特诏弃市
有知衡州而赃得实者,令伏法衡州
臣愿天子不测大之威,不问吏之小大,取其败而尤者一二人杀之,则天下之人震慄莫敢为矣。
夫赃者千而败者一,幸而败矣,又曰不忍杀也,夫固不畏刑而畏死也。
不惩以所甚畏而投之以所不畏,天下何惮而不为赃吏乎?
臣故曰天下心服而后法可尽行,赃可尽禁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