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驭吏(下)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二、《诚斋集》卷八八
臣闻在上,亦不能使天下不为恶。
夫欲使天下不为恶者,止于严刑而已矣,过是无术焉。
严刑者又不可以常用时用则王,常用则亡。
刑者圣人不得已之具,而严刑者又天下所甚不乐之政。
以吾之不得已,而行天下之所甚不乐,虽能不穷耶?
故夫流放窜殛者,之刑也,此非不严也。
然使朝行之,又暮行之,臣恐有如武王之虐者议其后矣。
是故不能使天下不为恶,何者
严刑不可以常用也。
然而刑杀一二人而天下治,此独何术也?
所以治,有所不杀而甚于杀,有所不刑而甚于刑。
忠肃恭懿者,既相之,明允笃诚者,又相之,则夫不肃不笃不诚者何必尽杀而尽刑也哉,屏而弃之足矣
夫人之情岂愿于永弃
今弃于之世,则是不如刑杀者之速死。
何则
身虽不死而望于世者已绝,求齿于士君子不可复也。
此其心必有以自悔,而其迁于善也必有以自力则是不使天下之必不为恶者,乃所以必之欤?
前之二策,其一说曰治赃吏自大吏始,其一说先之以均吏禄,后之以不测甚大之威,此其为术足以使天下之惧于贪,而未足以使天下乐于廉。
盖威之狎则必习而为不威,惧之怠则必反而为不惧。
何则
不胜其贪则不胜其刑,不胜其刑则不胜其穷。
夫惟使之乐于廉,则谁能夺其乐者?
闻天不能为无春之秋,圣人不能行无赏之刑。
盖生而后杀,则杀者不怨
刑而不赏,则生者不劝
今夫贪吏,某非贪吏天子曰:「尔曷为贪?
吾杀尔」。
至非贪者则不杀焉。
贪者死而非贪者生,则吏之为贪者将曰贪不可为也,于是相率而不为贪
今夫廉吏,某非廉吏天子曰:「尔非廉吏,吾不用尔」。
至于廉吏则亦不用焉。
非廉吏者不用,而廉吏亦同乎不用,则吏之非廉者将曰:「彼矫而廉,以异我也,竟何以异于我」?
于是相戒而不为廉。
天下之俗生于胜,胜生于众,众生于尚。
上之人不尚廉吏,则廉吏寡矣。
以至寡之廉,而欲胜至众之贪,难哉!
臣愿朝廷内委宰相侍从台谏外委监司太守岁举廉吏一人,而天子亲择其尤者,不测擢之为台省之职,虽未至如唐之相杨绾,亦庶乎廉吏之俗胜,贪吏之俗衰。
俗所尚而乐趋之,不过数年,赃吏之刑亦不必用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