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璟刚正过姚崇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四、《诚斋集》卷九○
论曰:与天下以治之福,不与其君以治之功,此大臣爱君之厚也。
盖治生于不治,不治生于治。
方其不治,人君以一身而忧天下;
及其既治,人君以天下而乐一身。
大臣成其君之治可也,与其君之治不可也。
与则乐,乐则怠矣。
姚、宋之相明皇,同于成开元之治也,而论者以为过于,何也?
以其治与天下,以其治与其君。
与天下以治之福,君亦享其福;
与其君以治之功,君必丧其功。
宋璟者,其刚有可惮,其正无可喜,将致其君于终身不乐之地者也。
致其君于不乐,乃所以致其君于不忧欤?
史臣曰:「宋璟刚正过姚崇
亲君子而疏小人,人君之心也,亲小人而疏君子,非人君之心也,君子之过也。
君子之事君,不使之乐必使之忧,不欲其喜必欲其惮,不待小人间之,君已病之矣,非君子之过乎」?
是不然。
君子之心必有所不爱而后能有所爱。
其所爱者君之治也,故使之忧不使之乐;
其所不爱者,身之疏也,故欲其惮不欲其喜。
非不使之乐也,无乐于初,有乐于终,有忧之名,无忧之实,兹其所以有乐于君欤?
非不使之喜也,吾得其喜,君得其乱,吾得其惮,君得其治,兹其所以无爱于身欤?
天下之治乱,君子所恤也;
吾身之亲疏,君子遑恤哉!
呜呼!
以治与天下而不以治与其君,此宋璟之刚正所以过姚崇欤?
姚崇何人也?
中兴之贤相也。
宋璟何人也?
亦中兴之贤相也。
成开元之治,致中兴之功,二公可同也。
一则权谲,一则刚正,二公不可同也。
吾尝观乎姚矣。
明皇之猎,因猎以进,皮冠之招无是举也;
太庙之坏,以为偶然,夷伯之震无是说也;
捕蝗之役,不曰修德,蝝生之书无是法也。
姚之权谲一至此哉!
吾尝观乎宋矣。
中使之召,不交一言,孟子之所以远王驩也;
倖臣之饮,正色而起,盖宽饶之所以忤许伯也;
无逸之图,戒以淫乱,周公之所以警成王也。
宋之刚正一至此哉!
当是时,明皇之见姚也,吾意其一言必和焉,一政必美焉,姚之为人温乎其可喜也。
明皇之见宋也,吾意其一言必规焉,一政必刺焉,宋之为人,凛乎其可惮也。
见姚而喜,明皇以开元之治为极治,明皇其不乐乎?
见宋而惮,明皇以开元之治为未治,明皇其不忧乎?
姚、宋则皆贤也,开元则诚治也。
明皇乐于开元之功,天下不见其祸;
明皇忧于开元之功,天下不见其福。
不胜其忧,明皇于是乎一而逐韩休,再而逐九龄;
不胜其乐,明皇于是乎一而相林甫,再而相国忠。
天下之事至此然后知宋璟之可惮,乃深可喜欤?
然则不以治之功与其君,真爱君之厚者也。
大抵天下犹一家也,君臣犹父子也。
昔者秦皇帝有二子焉,其长则扶苏也,其季则胡亥也。
扶苏好谏,秦皇帝憎焉;
胡亥不谏,秦皇帝昵焉。
扶苏不在外,秦皇帝无一日之乐;
胡亥不在侧,秦皇帝亦无一日之乐。
扶苏远矣,胡亥近矣,秦皇帝之不乐一变而为乐矣。
秦皇帝之不乐则变而为乐也,秦皇帝之秦亦变而为汉也。
秦皇帝不思扶苏明皇思九龄,唐之所以未亡欤?
论者欲观唐之君臣,观秦之父子则得之矣。
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