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庸言 其十三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七、《诚斋集》卷九三
或问:「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何谓也」?
杨子曰:「天命之谓性,人为云乎哉
率性之谓道,外取云乎哉
修道之谓教,倖得云乎哉
故令之畀之之谓命,无加无损之谓率,作之勖之之谓修」。
或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功用若是其大乎」?
杨子曰:「子不见汉武一怒乎?
追仇平城之役,一怒萌于心,天地万物何与焉。
长星竟天死人乱麻,则喜怒哀乐不中不和之徵也。
然则圣人致中和者何如哉」?
杨子曰:富润屋不足以一身
润身足以四海
杨子曰:莫见乎隐,未出门而如见大宾
莫显乎微,未使民而如承大祭
杨子曰:水能湿夫火,而隔之以金,则湿者燥;
火能流夫金,而乘之以水,则流者止。
或问:「无穷之谓理,无尽之谓性,而曰穷理尽性如之何」?
曰:「穷无穷、尽无尽之谓学」。
杨子曰:金有范,天地亦有范。
木可围,天地亦可围。
也者,其铸穹壤之范,量高厚之度欤?
故《易》曰:「范围天地」。
杨子曰:学有思而获,亦有触而获。
思而获,其觌亲,触而获,其诣速。
或问:「为人君止于仁,何如可谓止矣」?
杨子曰:「心有所先定之谓止,建邦者先以都邑为止行旅者先以舍馆为止
心不先止于仁,虽囊括万善包举百行,其吾物乎哉」!
杨子曰:冰在其内而壶之莹外达,善之出而不掩者肖之;
日月其外而牖之煇内达,善之入而不拒者肖之。
或问:「横渠子谓君子之学为天地立心奚为其为天地立心也」?
杨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君子天地之心之师也。
天地无人无天地也。
有人而无君子之学,有天地无心也。
是故立心立,学亡心亡」。
杨子曰:始雪而温,阳之终也;
既霁而寒,阴之穷也。
或问:「孟子谓天之生物,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何也」?
杨子曰:「草木本乎根,人本乎父。
父吾父以及人之父,一本也。
父吾父,亦父人之父,非二本乎」?
或问:「扬雄仲尼见所不见,敬所不敬,圣人亦有诎也,信乎」?
杨子曰:「信斯言也,则见董贤王莽仲尼矣」。
杨子曰:孔子之言未尝厉也,至责冉求原壤未尝不厉也。
孟子之言未尝不厉也,至答尹士滕之馆人未尝厉也。
杨子曰:孟子之文丰而约,扬子之文瘠而腴,文中子之文淡而甘。
至于荀卿有駮而已耳,有而已耳。
杨子曰:圣人之言可以观,可以知,不可以指。
杨子曰:太极气之元,天地气之辨,阴阳气之妙,五行气之显。
元故无象,辨则有象;
妙故无物,显则有物。
人者气之秀也,性者人之太极也,心者人之天地也,动静者人之阴阳也,喜怒哀乐者人之五行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万物皆备而已乎?
或问:「程子谓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何谓无适」?
杨子曰:「心有他之之谓适」。
或问:「何谓惟精惟一」?
杨子曰:「使后羿王良,得羿
使王良后羿,得羿」。
杨子曰:「五色之变始乎金,终乎水。
五味之变始乎土,终乎火。
水火者,阴阳之初也。
极其变者,反其初也」。
杨子曰:知至不能至之,非真知也;
知终不能终之,非笃信也。
真知自欺,非笃信自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