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延庆重修净土院乾道五年 宋 · 释清哲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二、《乐邦文类》卷三
真常寂光,本来明妙,忽然念起,受此飘○。
大觉圣人欲令返其妄而复乎本,设权巧而渐诱。
是故释迦秽土俾其厌,弥陀净土俾其忻,或忻乐而修净行,必生彼国。
彼则境界胜妙,而皆助发真常
所以风柯正念成,升宝楼三昧显,不假方便自然得道
是故净土法门,亦还源之径策也。
然广净土道者,唯庐山远公奇节逸群之贤,结莲社炉峰之下,修念佛三昧期生净刹由是后世宗尚之
至乎南岳禅师始居大苏山,传龙树一性之宗,别置禅室示人修證。
天台智者初到此授与普贤道场,修法华三昧因而发大总持,入佛境界
自后四方取则焉,有以古人垂范虽异,归元一也。
宋元符间比丘介然续古规模立佛化事,于延庆西隅空闲寂寞之滨,建大宝阁。
环为十有六室,依经以十六观名之。
朱栏屈曲碧沼澄明,状乐邦清净之境也;
像刻栴檀,池栽菡萏,继庐山莲社之风也;
忏室精严禅堂深寂,遵大苏道场之制也。
守志道者居焉。
晨香夕灯,无生佛事,澄神内照豁然明悟于自心寂光之境者多矣。
此为四明胜绝之地,但岁月浸远栋宇堕损,修三昧无以自安
绍兴丁丑,有比丘清润嗟胜境之将颓,念欲发硎斯事,自视力弱难以动人,遂以此白住持觉云法师
曰:「事贵在诚,傥真诚一发,尚能关感诸佛,何檀信不能动耶!
况汝已能创建妙触宣明之室,使人咸悟水因成佛子住,此得非诚之所致乎」?
清润一闻斯语,拳拳服膺
遂出于檀信翕然从之,或舍楩楠之材、会稽之箭,使梁栋欹斜者正之,椽箯有蠹朽者新之。
碧瓦,整建瓴,无致乎上漏下湿
四围周之以句栏遮旸,户牖窗几。
甃砌阶除丹青宝阁
边河之岸,峻筑高墙
静室观理之人,而不知市廛之喧、红尘之涴。
一新轮奂,宛同大厦初成之日,足可以进帘月,焚柏香
居者妙行不休,施者植福无尽庶几东林之风,南岳之道,不远而复者,功由此也。
经营四载,而能事毕矣。
用钱三千贯,刊衔二千名。
使此方人跬步目击十万亿刹之外
风吟宝叶波动金渠湛然如玉井磨便觉已到故国顿忘客尘,爰翅逃虚空者遽闻足音岂不快哉
令一切人因此发轸即观,安养依正,皆由此境之所引发跃如也。
较其增修之功,而莫大焉。
时乾道五年至日比丘清哲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