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辞免江东提刑奏状 其三 1182年11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四、《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二、《朱子奏议》卷一四、《群书考索》别集卷三、《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典卷一○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右,臣十二月十四日尚书省劄子,据臣辞免直徽猷阁江东提刑恩命奉圣旨并不许辞免,令疾速起发前去之任者。
臣昨以怨仇当路踪迹孤危,屡贡封章,乞回成命,情迫意切,忘其再三
既而自省循,始知震惧方且计日以俟诛夷不谓陛下天度含容圣恩溥博,虽未开允,亦免谴诃
闻命感激涕泗交颐
恭惟圣诏丁宁不可数得,虽知私义有所未安,然不敢不抑鄙情以承睿奖,即于当日遥望阙庭拜受直徽猷阁恩命讫。
所有江东提刑职事,迫威命之已行,亦拟即日拜受画时起发
而臣至愚,反复思虑,复有所甚惧而不能已者,不免昧死沥血,再触天威
瞻顾徬徨,不知所措
伏念臣所劾赃吏党与众多棋布星罗并当要路,自其事觉以来大者宰制斡旋于上,小者驰骛经营于下,其所蔽日月之明而损雷霆之威者,臣不敢论。
若其加害于臣,不遗馀力,则远而至于师友渊源所自亦复无故横肆抵排
向非陛下圣明洞见底蕴,力赐主张则不不肖之身久为鱼肉,而其变乱白黑诖误圣朝,又有不可胜言者。
陛下之怜臣愈厚,则此辈之疾臣愈深,是以为臣今日之计,惟有乞身就闲,或可少纾患害
若更贪恋恩荣冒当一道刺举之责,则其速怨召祸,必有甚前日者。
陛下虽欲始终保全,亦恐有所不能及矣。
故臣于此深窃恐惧再三筹度以为与其他日拘挛戚促失身仇人之手,不若今日再三辞避得罪陛下之前
又况陛下至仁至明,且既怜臣之厚而保全如此,固未必以此加臣之罪而必弃之也。
敢决仰首呼天而一罄其说如此
所有前件差遣欲望圣慈深察危恳,特赐改差岳庙一次使臣得以卒被前日生死肉骨之恩,免遭异时睚眦中伤之祸,臣不胜幸甚
若臣前奏所谓著书者,则臣自集诸经训之外,于《资治通鉴》亦尝妄有论次,数年之前草稿略具,一行作吏,遂至因循
一念之,常恐永为千古之恨。
今若少宽原隰之劳,更窃斗升之禄,假以岁月,卒成此书,使于世务略有丝毫之补,则臣之所以仰报大恩者,固不必在于簿书期会之间也。
狂妄进越,死有馀罪。
伏惟陛下天地父母矜而赦之,臣不胜幸甚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臣误蒙圣恩,俾将使指,而臣方以按劾赃吏干忤相臣一身孤危不能自保,其何以控制奸猾循抚柔良
凡此哀鸣非特自爱,实为陛下一司事权一道民命之计。
切望圣慈深赐鉴察
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僭称王号不正其名,汉丞相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
凡事首尾详略一用平文书写,虽有目录,亦难检寻。
因窃妄意就其事实别为一书,表岁以首年,而因年以著统,大书提要,而小注备言
至其是非得失之际,则又辄用古史书法,略示训戒,名曰《资治通鉴纲目》。
如蒙圣慈就闲秩,即当缮写首篇草本先次进呈
恭俟临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