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施行邵艮陈诉踏旱利害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六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九
使军今照,近据管属星子都昌建昌三县人户陈诉田禾旱伤,已帖委县官躬亲下乡先次检视熟田,具帐供申。
去后进士邵艮劄子:「窃见官下乡检视田段,略不问人户旱伤去处,惟于每户帐供具所熟田亩,亦不问所熟分数,但勒令供作全熟田段。
乡民不知官吏深意,皆相顾骇惑
都昌田禾例宜早籼,非若星子,早田十居七八,安有五月中旬一雨至今而有全熟之理?
陂塘脚下及近容水去处间有熟者,然赖车戽之勤,所得不偿所费
而又如此便利去处其实无几,且以所居一都言之,惟坊、刘坊、大宁余干之旱为尤惨,虽或一分熟者,然大概颗粒不收。
然则熟田不能旱田二十分之一。
诚恐官司它日以所供熟田多少而定通放秋苗分数,则些少熟处适所累及旱伤之家,有大不均之病。
闻之乡老,皆以为今岁之旱酷于辛卯
彼时人家尚有岁备,自夫一旱之后加以连年暗折入间,例无盖藏
自前月来乡曲上户小民流离,已觉相踵
且今此正收刈之际,人家尚有一二分早禾可恃而已如此者,虽亦糊口迫之,诚以催科之窘,且深为后日虑,而画此至无赖计耳。
比年以来都昌上户多为小人诬赖,故阙乏之际,有力之家至不敢交易由是贫乏下户愈觉坐困无告
乡曲犹未雨,油麻豆并乌有赤地未耕,二麦且有失时之虑,嗣岁之计,彼将何措?
蠲租之惠,尤乡民之所深望也。
昔唐制,旱七分租庸调皆免
三分之收,非不知取,捐之盖有深望也」。
本军遂作访闻行帖三县检视约束
按:八月十七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