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敬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一、《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一五○
承政成事简,暇日复有讲习之乐,英材心化多士风靡,此为吾道之幸,岂特一郡之福哉!
奏罢丁钱此举甚美。
初谓遂获蠲除不知仅免一岁,虽亦不为无补,特非久远利耳。
窃谓有身则有庸,此近古之法。
盖食王土,为王民,亦无终岁安坐不输一钱之理。
不当取之太过,使至于不能供耳。
今欲再奏,不若请令白丁下户每岁人纳一二百钱,四等而上,每等递增一二百,使至于极等,则略如今日之数,似亦不为厉民
而上可以不失大农经费之入,下可以贫民久远之利,于朝廷今日事力亦易听从可以必济。
不审尊意以为如何
似闻浙中诸郡有全不输算赋者,有取之无艺,至于不可堪者。
凡此不均,皆为未便朝廷自合因此总会所入之大数斟酌裁损而均平之,乃为尽善
至如尊兄前奏不容援例之语,亦非愚心之所安也
聚歛之臣,诚可憎疾
为国家者明道正义以端本于上,而百官有司景从响附于下,则此辈之材,寸长尺短无所不可用。
但使之知吾节用裕民意而谨其职守,则自不至于病民矣。
今议者不正其本而唯末之齐,斥彼之短而自无长策以济目前之急,此所以用力多而见功寡,卒无补国事而虚为此纷纷也。
伯恭渐释旧疑,朋友之幸。
但得于此有用力处,则岁月之间,旧病不患不除矣。
此有李伯闻者名宗思。),旧尝学佛,自以为所见论辨累年不肯少屈。
近尝来访,复理前语,熹因问之:「天命之谓性,公以此句为空无一法耶?
为万理毕具耶?
若空则浮屠胜,果实儒者是,此亦不待两言而决矣」。
渠虽以为实,而犹恋著前见,则请因前所谓空者而讲学以实之。
熹又告之曰:「此实理也,而以为空,则前日之见误矣。
今欲真穷实理亦何藉于前日已误之空见为此二三耶」?
渠遂脱然肯捐旧习从事于此
人气质甚美,内行修饬,守官亦不苟,得其回头吾道有赖也。
前此福州一朋书正论此事,书才毕而伯闻至。
不一二日,其言果验,亦可怪也。
以上呈。
二人伯恭皆识之,深卿者旧从伯恭游,闻其家学守之甚固,但闻不肯向此用功,正恐难猝拔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