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同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六、《龙川文集》附录、《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七八
病中不能整理别头文字,闲取旧书讽咏之,亦觉有味,于反身之功亦颇有得力处,他亦不足言也。
示喻见予之意甚厚,然仆岂其人乎!
明者于是乎不免失言之累矣。
《震》之九四,向来颜鲁子纳甲贱命以为正当此爻,常恨未晓其说。
同甫复以事理推配,与之暗合如此然则此事固非人之所能为矣。
附托之戒,敢不敬承。
然其事之曲折未易纸笔既也。
叔昌所云初实有之,盖意老兄未及无情而下不至于不及情,是以疑其未免乎此。
得来喻,乃知老兄遂能义胜如此,真足为一世之豪矣。
区区妄意所谓浅之为丈夫者,又以自愧也。
武夷九曲之中,比缚得小屋三数间,可以游息
春间尝一到留止旬馀。
溪山回合云烟开敛,旦暮万状,信非人境也。
有数小诗朋旧为赋者亦多。
薄冗,无人写得,后便当寄呈求数语。
韩丈亦许为作记文也。
此生不拟为时用,中间立脚不牢容易一出,取困而归。
近事而言,则为废斥
初心而言,则可谓得我所矣。
承许见顾,若得遂从容此山之间,款听奇伟惊人之论,亦平生快事也。
但闻未免俯就乡举,正恐自此骞腾未暇寻此寂漠之滨耳。
策问前篇鄙意犹守明招时说
后篇中时弊,但须大有更张乃可施行
事事只如今日而欲废法,吾恐无法之害又有甚有法之时也。
如何如何
去年十论大意亦恐援溺之意太多无以不亲授之防耳。
后生未知三纲五常正道,遽闻此说,其害将有不可胜救者,愿明者反之也。
妄意如此,或未中理,更告反覆幸幸
李卫公集》一本致几间。
公才事业当与春秋战国时何人为比,幸一评之,早以见寄。
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