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程允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一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一、《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九九
张子曰:「天性在人,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其为物一也」。
观张子之意,似谓水凝而为冰,一凝一释而水之未尝动;
气聚而为人一聚一散而人之性未尝动。
所以以冰喻人,以水性喻天性也。
极其说,恐未免流于释氏
兄长以为如何
程子以为横渠之言诚有过者,正谓此等发耳。
孔子子思孟子论性,似皆不如此
康节云:「性者,道之形体也。
心者,性之郛郭也。
身者,心之区宇也。
物者,身之舟车也」。
鬼神之理,某向尝蒙指示大意云:「气之来者为神,往者为鬼。
天地曰神曰祇,气之来者也;
人曰鬼,气之往者也」。
此说与张子所谓「物之始生,气日至滋息
物生既盈,气日反流散
至之谓神,以其伸也;
反之谓鬼,以其归也」之意同。
近见兄长所著《中庸》说亦引此,然张子所谓物者,通言万物耶?
特指鬼神也?
特指鬼神,则所谓物者,如《易大传》言「精气为物」之「物」尔。
通言万物,则上四句乃泛言凡物聚散始终之理如此而下四句正言鬼神也。
精气为物,向亦尝与季通讲此。
渠云:「精气为物者,气聚而为人也。
游魂为变者,气散而为鬼神也」。
此说如何
更望详赐批教。
《易大传所谓物,张子所谓物,皆指万物而言,但其所以为此物者,皆阴阳聚散耳。
故鬼神之德体物而不可遗也。
所谓气散而为鬼神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