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子直1200年闰2月27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二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五、《周濂溪集》卷二、《太极发明》卷一、《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一○、一一九、一三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承喻太极之说,足见用力之勤,深所叹仰
鄙意多所未安,今且略论其一二大者,而其曲折,则托季通言之。
盖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馀事,此之谓易。
而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静之理焉,是则所谓太极者也。
圣人既指其实而名之,周子又为之图以象之,其所发明表著,可谓无馀蕴矣。
原极之所以得名,盖取枢极之义。
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
周子因之而又谓之无极者,所以著夫无声无臭之妙也。
然曰无极太极太极本无极,则非无之后别生太极,而太极上先有无极也。
又曰五行阴阳阴阳太极,则非太极之后别生二五,而二五之上先太极也。
以至于成男成女,化生万物,而无极之妙盖未始不在是焉。
一图纲领大《易》之遗意,与老子所谓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以造化为真始终者正南北矣。
来喻乃欲一之所以于此图之说多所乖碍不得其理也。
熹向以太极为体,动静为用,其言固有病,后已改之曰「太极者,本然之妙也;
动静者,所乘之机也」,此则庶几近之。
来喻疑于体用之云甚当,但所以疑之之说则与熹之所以改之之意又若不相似然。
盖谓太极动静则可(以本体而言也。),谓太极动静则可(以流行而言也。),若谓太极便是动静则是形而上下者不可分,而「易有太极」之言亦赘矣。
其它季通论之已极精详且当就此虚心求之,久当自明不可别生疑虑,徒自缴绕也。
敬之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功焉,则所谓直内所谓主一自然不费安排身心肃然表里如一矣。
岂陆棠之谓哉?
彼其诈欺人,是乃敬之贼耳。
今反以敬之名归之而敬之实真有不足行者岂不误甚矣哉
大抵身心内外,初无间隔
所谓心者固主乎内,而凡视听言动出处语默见于外者,亦即此心之用而未尝离也。
今于其空虚不用之处则操而存之,于其流行运用实则弃而不省,此于心之全体虽得其半,而失其半矣。
其所得之半,又必待有所安排布置然后能存,故存则有揠苗助长之患,否则有舍而不芸之失。
是则其所得之半又将不足以自存而失之。
孰若一主于敬而此卓然内外静之间,无一毫之隙、一息之停哉?
叔京来书尚执前说而来喻之云亦似未见内外无间之实。
故为此说,并以寄叔京,而所以叔京者亦并写呈。
详思之,却以见告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