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方耕道(耒)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二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六、《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八四
开喻详悉,足见进学不倦之意。以左右明敏彊毅之资,厉志于此,何患于不得?然以愚见论之,词气之间,似犹未免迫急之病,于所谓平心和气、宽以居之者,恐未有得力处也。愿更于日用语默动静之间自立规程,深务涵养,毋急近效,要以气质变化为功。若程夫子所谓敬者,亦不过曰正衣冠、一思虑、庄整齐肃、不慢不欺而已。但实下功夫,时习不懈,自见意味,不必悬加揣料,著语形容;亦不可近舍显然悔尤,预忧微细差忒也。其他尚多有可论处,来书偶留坟庵,不能尽记曲折,然其大概亦具此矣。大抵学问之道不敢自是,虚以受人,乃能有益。若一有所闻,便著言语撑拄过去,则终无实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