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方耕道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二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六、《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四、八四
示问详复,具审比日进学不倦之志,甚善甚善。顾浅陋何足以及此?然荷意之厚不敢虚也。向者妄谓自立规程,正谓正衣冠、一思虑、庄整齐肃、不慢不欺之类耳。此等虽是细微,然人有是身,内外动息不过是此数事。其根于秉彝,各有自然之则。若不于此一一理会,常切操持,则虽理穷玄奥,论极幽微,于我亦有何干涉乎?弘毅之云,虽圣贤所示之要,然恐其间更须细密,方有实用功处。不然,则所谓只作一场话说,务高而已者不可以不戒也。若必谓有所见然后有所主,则程子所谓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是为敬有待于见乎?见有待于敬乎?果以徒然之敬为不足事,而必待其自然乎?长沙有二先生文集,朋友间亦必有《遗书》本子。暇日更求此二书,反覆熟读,不计近功,则智当益明而有以审乎此矣。前书所谓舍显过、忧小失,正谓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之类。舍此忧彼,则为失其序耳。若日用功夫果能谨之于微,不使至于形显,则善何以加?但恐言太高而难践,则非所谓切问而近思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