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季章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三、《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九二、同治《建昌县志》卷八、《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二
得益公书,闻且寓晋辅家,甚善。
所欲改字,已别报去,前书竟未得下落也。
文集之议,当已罢止
此实于彼无益于此不便
衰老扶病如此,又岂能更去广南行脚耶?
千万力为止之,更勉其著实为学,勿为此慕名徇外之事,方是吾人气象也。
来喻云「书能益人与否只在此心」等说,此又是病根不曾除得。
鄙见观之,都无许多闲说,只著实文句玩味意趣深长
不须如此,又只是立说取胜也。
前与无疑书亦有少讲论,曾见之否?
敬子诸人甚进,此亦无他,只是渠肯听人说话,依本分循次平心文字不敢如此走作闲说耳。
大率江西尚气不肯随人后,凡事要自我出,自由自在,故不耐烦如此逐些理会须要立个高论笼罩将去。
譬如读书不肯上至逐字读去,只要东至西一抹横说
乍看虽似新巧,压得人过,然横拗粗疏不成义理全然不是圣贤当来本说之意,则于己分究竟成得何事
只如临川前后一二公,巨细虽有不同,然原其所出,则同是此一种见识可以为戒不可学也。
因见无疑,可出此纸,大家评量
趁此光阴未至晚暮之时,做些著实基址积累将去,只将排比章句玩索文理底工夫换了许多杜撰计较、别寻路脉心力须是有用力处,久之自然心地平夷,见理明彻庶几此学有传,不至虚负平生也。
如于雅意尚未有契,可更因书极论,勿遽罢休,乃所望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