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叶正则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六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六、光绪《永嘉县志》卷三一
向来相见日甚浅,而相与之意甚深。
中间寓舍并坐移晷,观左右之意,若欲有所言者,而竟嗫嚅不能出口
前后书疏往来虽复少见锋颖而亦未能彼此倾倒,以求实是之归。
但见士子传诵著书答问书尺类多笼罩包藏之语,不唯他人所不解,意者左右亦自未能晓然于心而无所疑也。
世衰道微,以学为讳,上下相徇,识见议论日益卑下
彼既不足言矣,而吾党为学者又皆草率苟简未曾识道规模工夫次第,便以己见抟量凑合,撰出一般说话高自标置下视古人
及考其实,则全是含胡影响之言,不敢分明道著实处。
窃料其心岂无所疑?
只是已作如此声势不可复谓有所不知,遂不免一向自瞒,强作撑柱,且要如此鹘突将去,究竟成就何事业?
未论后世只今旁观便须有人识破
未论他人只自方寸如何得安稳耶?
如来所谓荆州无事看得佛书,乃知世外瑰奇说本不能治道相乱所以参杂辨争,亦是读者不深考尔。
此殊可骇不谓正则乃作如此语话也。
中间君举书,亦深以讲究辨切不然
此盖无他只是自家不曾见得亲切端的不容毫釐之差处,故作此见耳。
欲得会面相与剧谈庶几彼此尽情吐露,寻一个是处
大家讲究到底大开眼看觑,大开说话分明去取直截剖判不须如此遮前掩后,似说不说,做三日新妇模样不亦快哉
孟子自许虽行霸王之事而不动其心,究其根原,乃只在识破诐、淫邪、遁四种病处。
今之学者不唯不能识此,而其所做家窠窟乃反在此四种病中,便欲将此见识判断古今议论圣贤岂不误哉!
相望千里死亡无日,因书聊复一言不审明者以为如何
然勿示人,恐又起闹,无益而有损也。
见得道理分明,便无事杀决不暇佛书
若偶读之,亦须便见得乱道误人处愈亲切不至为此言矣。
以此一端思之,可见得失
刘智此间相去百里,暑中未得款会
同志难得,但恐自处已太高了不肯放下就实做工夫耳。
年来见得此事极分明,乃知曾子实以鲁得之,而聪明辨博子贡者,终不得与闻于此道之传,真有以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